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玄佐,滑州匡城人。少倜荡,不自业,为县捕盗,犯法,吏笞辱几死,乃亡命从永平军,稍为牙将。大历中,李灵耀据汴州反,玄佐乘其无备,袭取宋州,有诏以州遂隶其军,节度使李勉即表署刺史。

德宗建中初,进兼御史中丞,充宋、亳、颍节度使。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迁检校兵部尚书,兼曹濮观察、淄青郓招讨使、汴滑都统副使。

李希烈之反,玄佐与李勉、陈少游、哥舒曜联兵屯淮、汝,数困贼。帝在奉天,垂意关东,乃诏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希烈攻陈州,玄佐救之,希烈走,遂进取汴州。诏加汴宋节度使、陈州诸军行营都统。玄佐本名洽,至是赐名以尊宠之。入朝,复兼北庭兵马副元帅、检校司徒。

性豪纵,轻财好厚赏,故下益困。汴自李忠臣以来,士卒骄,不能自还,至玄佐弥甚。其后杀帅长,大钞劫,狃①于利而然也。玄佐贵,母尚在,贤妇人也。常月织纯一,示不忘本。数教敕玄佐尽臣节。见县令走廷中白事,退,戒曰:“长吏恐惧卑甚,吾思而父吏于县,亦当尔。而居高当之,可安乎?”玄佐感悟,故待下益加礼。

汴有相国寺,或传佛躯汗流,玄佐自往大施金帛,于是将吏、商贾奔走输金钱,惟恐后。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初,李纳遣使至汴,玄佐盛饰女子进之,厚馈遗,皆得其阴谋,故纳最惮之。所宠吏张士南及假子乐士朝赀皆钜万;而士朝私玄佐嬖妾,惧事觉,酰②玄佐,死,年五十八,赠太傅,谥曰壮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注)①狃,因袭,拘泥。②酰,同“耽”,沉溺,此处指毒酒。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B.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C.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D. 时李纳叛李洧/以徐州归纳/急攻之/诏玄佐援/洧大破纳兵/斩首万馀级/东南饷漕乃通/进围濮州/徇濮阳/皆下/再降其守将/遂通濮阳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商贾”是商人的统称。古代有“行商坐贾”的说法,商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贾是开店铺卖东西的人,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B. “汴州”是古地名,也称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为八朝古都,即 “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
C. “端”是古代布帛的一种长度单位,二丈或六丈为“一端”;“端”在古代也指一种礼服,“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端”就指礼服。
D.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玄佐孝敬母亲,听从教诲。他母亲多次告诫他要恪守为臣之道,他忠于朝廷;他母亲劝告他礼待属下官员,他奉行唯谨。
B. 刘玄佐平叛立功,获得尊宠。他平定李纳有功,晋升检校兵部尚书等职,打败李希烈,加官汴宋节度使等职,并被皇帝赐名。
C. 刘玄佐倜傥不羁,性情豪纵。他少年时期行为放荡,不事产业;发达以后,轻财好赏,因此汴州士兵变得贪财而又骄横。
D. 刘玄佐驭下不严,结局可悲。他不严格管理军队,结果他的士兵常常犯法乱纪;他对干儿子过分宠信,结果被其用酒鸩死。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日,玄佐敕止,籍所入得巨万,因以赡军,其权谲类若此。
(2)然陈涉瓮牗绳枢之子,虻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09 09:0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韦澳,字子裴,第进士,复擢宏辞。方静寡欲,十年不肯调。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欲荐用之,讽澳谒己。温归以告,澳不答。温曰:“元裕端士,若轻之邪?”澳曰:“然恐无呈身御史。” 周墀节度郑滑,表署幕府。会墀入相,私谓曰:“何以教我?”澳曰:“愿公无权。”墀愕眙,澳曰:“爵赏刑罚,人主之柄,公无以喜怒行之,俾庶官各举其职,则公敛衽庙堂上,天下治矣。乌用权?”墀叹曰:“吾先居此,得无愧乎!” 召为翰林学士,进学士承旨。为宣宗礼遇,每直,必偕召问政得失。尝夜被旨草诏书,事有不安者,即迁延须见帝,开陈可否,未尝不顺纳。改京兆尹。 帝舅郑光豪肆,积年不输官赋,澳逮系之。它日延英,帝问其故。澳具道奸状,且言必寘以法。帝曰:“可贷否?”答曰:“陛下自内署擢臣尹京邑,安可使画一法独行于贫下乎?”帝入白太后曰:“是不可犯。”后为输租,乃免。由是豪右敛迹。会户部阙判使,帝以问澳,澳三不对。帝曰:“任卿可乎?”曰:“臣老矣,力疲气耗,烦剧非所任者。”帝默不乐。出谓其甥曰:“吾本不为宰相知,上便委以使务,脱谓吾他岐而得,卒无以自白。今时事浸恶,皆吾辈贪爵位致然。”未几,授河阳节度使。入辞,帝曰:“卿自便而远我,非我去卿。”懿宗立入为吏部侍郎复出为邠宁节度使宰相杜审权素不悦澳坐吏部时史盗簿书为奸贬秘书监分司东都辞疾不拜,丐归樊川。逾年,卒,赠户部尚书,谥曰贞。 为学士时,帝尝曰:“朕每遣方镇刺史,欲各悉州郡风俗者,卿为撰一书。”澳乃取十道四方志,手加次,题为《处分语》。帝颜悦之,人人惊服。

(节选自《新唐书·韦澳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懿宗立/入为吏部侍郎/复出为邠宁节度使/宰相杜审权素不悦澳/坐吏部时史盗簿书为奸/贬秘书监/分司东都
B.懿宗立/入为吏部/侍郎复出为邠宁节度使/宰相杜审权素不悦澳/坐吏部时史盗簿书为奸/贬秘书监/分司东都
C.懿宗立/入为吏部/侍郎复出为邠宁节度使/宰相杜审权素不悦/澳坐吏部时史盗簿书为奸/贬秘书监/分司东都
D.懿宗立/入为吏部侍郎/复出为邠宁节度使/宰相杜审权素不悦/澳坐吏部时史盗簿书为奸/贬秘书监/分司东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宏辞”,和文中“进士”均属于科举考试科目,始于唐,宋、金等朝相沿用。
B.“京兆尹”,主管京城及其附近地区防务、治安的最高军事长官。“尹”为官名。
C.“爵位”,又称“封爵”“世爵”,古代皇族、大臣等的封号,爵位不同,身份等级、权利高低也不同。
D.“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不论尊卑贵贱皆可自称“朕”,后演变为皇帝专用。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澳识见不凡,令人叹服。周墀人朝为相时向韦澳请教如何执政,韦澳建议不要凭借个人喜怒滥用爵赏刑罚之权;周墀始惊愕,后叹服。
B.韦澳受帝礼遇,能力突出。他值班时,必被皇帝召见询问政之得失;他应皇帝要求撰写了《处分语》,令皇帝很高兴,也让人们惊讶佩服。
C.韦澳不避权豪,有法必依。他拘押了多年不交赋税的郑光,并不顾皇帝亲自求情,拒绝法外开恩;后来补交了赋税,才免除对郑光的处罚。
D.韦澳方静寡欲,不急仕进。曾有机会求职于御史,他不为所动;皇帝想任命他为户部判使,他因为和宰相构恶而拒绝,以致皇帝心生嫌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史中丞高元裕与其兄温善,欲荐用之,讽澳谒己。
(2)伴庶官各举其职,则公敛衽庙堂上,天下治矣。乌用权?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裴耀卿字焕之。数岁能属文,擢童子举,稍迁相王府典签。王即帝位,授国子主簿,累迁长安令。旧有配户和市法,人厌苦,耀卿一切责豪门坐贾,豫给以直,绝僦欺之敝。及去,人思之。为济州刺史。会天子东巡,耀卿置三梁十驿,科敛均省,为东州知顿最。封禅还,次宋州,宴从官,帝欢甚,谓张说曰:“前曰出使巡天下,观风俗,察吏善恶,不得实。今朕有事岱宗,济州刺史裴耀卿上书数百言,至曰‘人或重扰,则不足以告成’,朕置书座右以自戒,此其爱人也。”俄徒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徒官耀卿惧功不成,弗即宣,而抚巡饬厉愈急。堤成,发诏而去。济人为立碑颂德。迁京兆尹明年秋,雨害稼,京师饥。帝将幸东都,召问所以救人者。耀卿曰:“请置仓河口,以纳东租,然后官自顾载,分入河、洛。三门迫险,则旁河凿山,以开车道,运十数里,西仓受之。度宜徐运抵太原仓,趋河入渭,更无留阻,可减费巨万。”天子然其计,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乎章事,充转运使。天宝初,进尚书左仆射,俄改右仆射,而李林甫代之。上日,林甫至本省,具朝服剑佩,博士导,郎官唱案。礼毕,就耀卿听事,乃常服,以赞者主事导唱。林甫惊曰:“班爵与公同,而礼数异,何也?”耀砰曰:“比苦眩,不堪重衣。又郎、博士纷泊.非病士所宜。”林甫默然惭。
(节选自《新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
B.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日/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
C.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
D.俄徙宣州/前此大水/河防坏诸州/不敢擅兴役/耀卿曰/非至公也/乃躬护作/役未讫有诏/徙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巡,指天子巡视东方。最有名的是秦始皇东巡,留下了泰山刻石等一系列文物,最后秦始皇死在巡游路上。
B.封禅,指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C.京兆尹,中国古代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之一,《张衡传》中“游于三辅”的“三辅”就包含京兆尹。
D.博士,古代学官名。战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唐设太学博士、太常博士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耀卿为政有方,受到人民的尊敬。他担任长安令时,改变以前的配户和市之法,杜绝了欺瞒运费的弊端,他离职后,人们还思念他。
B.裴耀卿劝谏皇帝,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在皇帝东巡时,他上书几百字,皇帝将其中几句当作座右铭。
C.裴耀卿为官能为民着想,而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得失。他在宣州任职时,亲自监督河防工程,工程未完,朝廷将他调离,他却等大堤建成后才离开。
D.裴耀卿行事低调。他改任右仆射上任时,为警示李林甫,只穿平常的衣服,由赞者主持导引唱案,让李林甫默然惭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秋,雨害稼,京师饥.帝将幸东都,召问所以救人者。
(2)比苦眩,不堪重衣。又郎、博士纷泊,非病士所宜。

同类题4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禄山之乱,征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斩之。玄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伐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候,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选自《旧唐书·高适传》)

(注释)①哥舒翰,唐代名将。
【小题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于梁、宋(客居)   张九皋深之(以……为奇)
B.于文雅(轻视) 禄山之乱(恰逢)
C.于上前(说坏话)   不足以其势(遏制)
D.而全蜀太平之人哉(受困)   食邑皆还(封存)
【小题2】下列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适拂袖去   小学大遗
B.征翰讨禄山青, 取之
C.气质自高   能精诚致魂魄
D.适陈江东利害 我欲之梦吴越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句
(1)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2)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
【小题4】断句
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小题5】阅读全文,概括能体现高适“窥察洞明”的三件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
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上书举季弟纁自代,时议不以为私。转右补阙,而纁代为御史。元和元年,宰相杜佑子从郁为补阙,贯之持不可,寻降为左拾遗。复奏:“拾遗、补阙虽品不同,皆是谏官。父为宰相,子为谏官,若政有得失,不可使子论父。”改为秘书丞。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曰:“工商之子,不当仕。”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讨吴元济也,贯之请释镇州,专力淮西,且言:“陛下岂不知建中事乎?始于蔡急而魏应也,齐、赵同起,德宗引天下兵诛之,物力殚屈,故朱泚乘以为乱。此非它,速于扑灭也。今陛下独不能少忍,俟蔡平而诛镇邪?”时帝业已讨镇,不从。终之,蔡平,镇乃服。初,讨蔡,以宣武韩弘为都统,又诏河阳乌重胤、忠武李光颜合兵以进。贯之以为诸将四面讨贼,各税进取,今若置都统,又令二帅连营,则各持重养威,未可以岁月下也。亦不从。后四年乃克蔡,皆如贯之策云。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后罢为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诏赠尚书右仆射,谥曰
(据《旧唐书》《新唐书》,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B.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C.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D.忠义以艺通权幸/为请者非一/贯之持之愈坚/既而疏陈忠义不宜污朝籍/词理恳切/竟罢去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之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贯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上书推荐弟弟韦代替自己做监察御史,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他偏私;宰相儿子杜从郁做补阙,韦贯之却两次上奏,致使杜从郁的官职一降再降,做了秘书丞。
B.韦贯之洞察力强,料事如神。讨伐吴元济的时候,韦贯之建议先放下镇州,全力对付淮西;不赞成设置都统的同时又令二帅连营,这些德宗都没采纳。事后证明韦贯之是正确的。
C.韦贯之刚强正派,不阿权贵。有人把他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表示愿意结识他并把他推荐给皇上。韦贯之并没在意,几年没有去拜访李实,失去了通过李实推荐而升迁的机会。
D.韦贯之为官敢言,坚守正义。皇帝宠臣张宿出使外地,宰相裴度为他请求章服,韦贯之严词坚决反对。因此事得罪了做谏官的张宿,张宿后来“诬以朋党”报复韦贯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
(2)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