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陈师道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晓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①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白门,徐州城门名。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③小市:徐州地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屹相望”写出了楼观高耸对峙的样子。
B.第二句写徐州城的地理形势,此处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堪称一方重镇.
C.第四句写诗人回家之后伫立门前,晚风吹动衣衫,顿生凉意,让人怅惘不已。
D.第六句写游子青春年少便能重见故乡与上句中孤臣白首才被召回形成对比。
E. 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11 11:18: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九日寄秦觏
陈师道(宋)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注:①陈师道(1053—1102),此诗为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赴任途中所作。秦觏,字少章,秦观的弟弟,即文中的淮海少年,作者的好友。②沙步:水边可以系船供人上下的地方。③“落乌纱”:孟嘉是大将军桓温的参军,重九节与桓温同游龙山,风吹落帽,桓温命孙盛写文章嘲弄孟嘉,孟嘉立刻写了一文回敬,两篇文章都写得很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诗人从见到的当前景物下笔,描绘了舟行一天,泊船投宿时的景色。见到祠庙,不禁使诗人想起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
B.颔联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前后两句先“虚”后“实”,一喜一怨,感情复杂,往复百折,极其沉郁。
C.第三句“九日清尊欺白发”写了诗人此时心情极佳,又逢佳节,自然少不了吟诗喝酒赏菊花,但年岁垂暮,尚未尽兴却已不堪酒力。
D.诗人逢此佳节多有感慨,更加怀念远方的朋友,自己的心仿佛仍然留在了朋友身边,以此突出自己对朋友秦觏的思念之情。
E. 诗人以诗寄友,既巧妙地将“吟诗、饮酒、赏花、登高”揉合在诗中,照应题中的“九日”,又抒发了自己的万千感慨,使得诗歌颇具特色。
【小题2】本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