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北园梨花

文 同

寒食北国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

清香每向风外得,秀艳应难月中见。

苦嫌桃李共妖治,多谢松篁相葱蒨

黄鹃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

(注)①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他仕途顺遂,历任多职,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②葱荷:青绿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破题,并点明时令是寒食,“雪围遍”极写北园像雪一样洁白的梨花盛开的情景。
B.颔联描写梨花的清香和色彩。清风起,香四溢;色彩也极为素艳,在月下与皎洁的月光难以分辨。
C.颈联“苦嫌桃李”“多谢松篁”采用拟人手法,梨花嫌弃桃李妖冶,而感谢松竹与其相互映衬。
D.尾联诗人调动黄紫白三种颜色,增加视觉之美,加上时不时传来的鸟鸣声,有声有色,写出梨花之美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E.全诗借歌咏梨花的色、香、品来寄寓诗人的松竹做骨,以及他不与世争宠的高洁情怀。
【小题2】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10 09:13: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嘉祐癸巳之岁,吕巧臣兄自江入秦。冬十二月,宿于北华之野狐泉店。到时日晚,势尚早,逆旅喧哄。吕巧臣乃与予同登南坡兰若,访僧曰义海,气貌甚清,谈吐亦雅,中夜围炉,设茶果待客颇勤,因话三峰事。海曰:“去年初秋一日,日迨暮,有士人风格峻整,麻衣芒履,荷笠而来投宿者。问其所至?姓氏谁何?答曰:“元冲,姓王。来自天雄,性甘隐遁,好奇为心,所游陟诸山名迹,尽东南之美矣。惟有华山莲花峰之秀异未觌,今则力役一登尔。海师谓之曰:“兹山峭拔若削,自非驭风凭云,亦无有去理。”元冲曰:“贤人勿谓天不可升,但虑无其志耳。仆亦之华阳川,中有路,其幽寻焉。”海观其辞气壮厉,亦然之。元冲曰:“某明日且去。其日当留山址。计其五千仞为一旬之程,亦足矣。既上,当煠火为。至时,可乘桃林南野望。”翌日,元冲笈取一药缶,并火金怀之而去,义海书于屋壁。期一日,至桃林宿。明日平晓,岳色晴明,无纤翳。伫立数息间,有白烟一道,歘起莲花峰顶。海秘之不言,复归。二旬而元冲至,歇定乃言曰:“前者既入华阳川中,寻微迳,萦纡至莲花峰下,憩止一宿,方登。初登也,虽险峻,犹可垂足以迹,困则伏于石庵中,暮亦如之。既及华三分之一,则壁立群嶂,莓苔冷滑,石罅纵横,仅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时遇石发垂下,接之以升。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池侧有破铁舟,触之则碎。周览已,乃取火金敲之,揉枯荄以承之,大木亦有朽仆于地者,拉其枝干煠火焉。既而循池玩花,将取数叶,又思灵境不可渎,只采取落叶数片,及铁舟寸许怀之。一宿乃下,下之危峻复倍于登陟时。”海不觉前席,执元冲手曰:“君固三清之奇士也!不然,何以臻兹!”于是,元冲以莲叶、铁赠义海。明日,复负笈而去,莫知所终。则尚子寻五岳,亦斯人之欤。
(节选自宋朝王得臣《登莲花峰记》,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幽寻焉 志:做标记
B.元冲笈取一药缶 发:打开
C.既上,当煠火为 信:信号
D.亦斯人之欤     徒:徒弟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B.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C.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D.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天雄而来的王元冲要登莲花峰,既有乐于隐逸、纵情山水的原因,也有他被莲花峰的奇异所吸引的因素。
B.虽然莲花峰陡峭超拔、令人生畏,僧人义海劝王元冲不要登临,但王元冲认为应坚定自己的信念,无畏困难,坚持要去攀登。
C.王元冲终于登上莲花峰顶,认为灵境不可冒犯;按照约定在山上拾取了几片莲花的落叶下山赠送给义海。
D.本文通过复述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王元冲游览莲花峰的时间、过程以及见闻感受,对下山之艰难一笔带过。
【小题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游陟诸山名迹,尽东南之美矣,惟有华山莲花峰之秀异未觌,今则力役一登尔。
(2)海不觉前席,执元冲手曰:“君固三清之奇士也!不然,何以臻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