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有感
张耒
群儿鞭笞学官府,翁怜痴儿傍笑侮。
翁出坐曹①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
儿曹②相鞭以为戏,翁怒鞭人血满地。
等为戏剧谁后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注释:①坐曹:指官吏在衙门里办公。②儿曹:犹儿辈。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因“群儿鞭笞学官府”的游戏而“感”。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官府有所盛行,才会有群儿普遍仿效。
B.“翁怜痴儿傍笑侮”,此翁换位理解儿童游戏的心理,在一旁观看群儿的游戏,刻画了一位忠厚长者的形象。
C.此诗前半部分描写了儿童在模仿官府的游戏,后半部分主要是议论,对诗中的父亲作了辩护,对其儿子作了批评。
D.“我笑谓翁儿更贤。”一个“笑”字,于轻快的语调中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应前面翁之笑儿童,更显得趣味无穷,笑人者终为人所讥笑。
E. 这首诗熔嬉笑怒骂、冷嘲热讽于一炉,既严肃尖锐,又幽默风趣,显示出卓越的讽刺艺术才能,是对讽刺诗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小题2】结合诗歌内容,说说本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30 08:48: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魏公在大名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一日召漕使,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之宽厚

定武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摩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主吏笞之,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

(选自宋·刘斧《青锁高议》

(注)①韩魏公;指北宋大臣韩琦,封魏国公,与范仲淹齐名,历任边疆大臣,功勋卓著。②大名:古地名,大名府,在今河北大名县。③定武:今河北省定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耕者入坏而得(____________)  (2)公以百金之(____________)
(3)公定武(____________) (4)呼视之(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公遽以袖摩之,而作书如故。
(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小题3】文中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特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忆秦娥 李之仪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①宋徽宗崇宁二年,词人因替范纯仁草遗表获罪,被贬太平州,这首词作于居太平期间。②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避暑离宫。
【小题1】从篇幅上看,这两首词都属于____,从内容上看,《卜算子》表达的是_____。
【小题2】下列对两首词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忆秦娥》一词的上片写景,清溪哽咽,霜风料峭、山月皎洁,白云飘浮,只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幅清秀淡远的景色。
B.《卜算子》一词借水寄情,全词假托女子之口,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
C.《忆秦娥》全词不加雕琢,不事堆砌,不作粉饰,韵味悠长,谪居远地,空怀盼想之念,感情幽怨哀婉,缠绵悱恻。
D.《卜算子》一词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决绝语,将女主人公缠绵而又深挚的感情表现得透人心骨,同时也使全词呈现出一股俊逸的风韵与优美的旋律。
【小题3】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两首词的异同。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