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行香子
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词上阕定点取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B.本词下阕与上阕相似,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
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
D.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
E.这首词一反秦观其他词中常有的那种哀怨情调,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2)请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25 03:55: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洪尝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每岁旱,祷雨于他祠不获,则祷于此,其祷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然泉者山之精气所发也,西湖深靓空阔,纳光景而涵烟霏;菱芡荷花之所附丽,龟鱼鸟虫之所依凭,漫衍而不迫,纡徐以成文,阴晴之中,各有奇态,而不可以言尽也。故岸湖之山多为所诱,而不克以为泉。浙江介于吴越之间,一昼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疾击而远驰,兕虎骇而风雨怒,遇者摧,当者坏,乘高而望之,使人毛发尽立,心掉而不禁。故岸之山多为所胁,而不暇以为泉。惟此地蟠幽而踞阻,内无靡曼之诱,以散越其精;外无豪捍之胁,以亏疏其气。故岭之左右,大率多泉,龙井其尤者也。夫畜之深者,发之远。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也无穷。龙井之德,盖有至于是者,则其为神物之口也,亦奚疑哉?

元丰二年,辩才法师元静,自天竺谢讲事,退休于此山之寿圣院。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法师乃即其处为亭,又率其徒以浮屠法环而咒之,庶几有慰夫所谓龙者。俄有大鱼泉中跃出,观者异焉。然后知井之有龙不谬,而其名由此益大闻于时。

是岁余自淮南如越省亲,过钱塘,访法师于山中,法师策杖送余于风篁岭之上,指龙井曰:“此泉之德至矣,美如西湖,不能淫之使迁;壮如浙江,不能威之使屈。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虽古有道之士,又何以加于此,盍为我记之?”余曰:“唯唯。”

(秦观《游龙井记》)

(注)①靡曼:美丽。②咒:祷告。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纡以成文    徐:缓缓。
B.高而望之    乘:凭借。
C.而不以为泉  克:能够。
D.自天竺讲事  谢:辞去。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纳光景涵烟霏 疾击远驰
B.然泉者山之精气发也   故岸湖之山多为
C.推其绪余,泽于万物   又何加于此
D.故岭左右,大率多泉   与游客将至寿圣者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在讲龙井的品德的一组是(  )
①阴晴之中,各有奇态 ②龙井其尤者也
③夫畜之深者,发之远 ④其养也不苟,则其施也无穷
⑤壮如浙江,不能威之使屈    ⑥推其绪余,以泽于万物
A.①③④B.①②⑥
C.③⑤⑥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记游龙井,兼有议论和描写。作者并不着力描绘其美景,而刻意宣扬其品德。描写部分用长短错落的对句,富有诗意和美感。
B.文章描写了秀丽多姿的西湖景色,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作者认为正是这两处景点太出色,使人们无法再注意它们附近还有没有泉水了。
C.作者介绍了不在钱塘江和西湖旁的龙井所在之地,那里曲折幽静,附近山上有很多泉水,其中龙井泉因水源丰富、永不干涸而最为著名。
D.作者说龙井是神灵之口,不容置疑,再加上曾有人见到过有龙显灵,所以人们深信传说真实可信,龙井之名也因此载誉天下。
【小题5】断句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龙井旧名龙泓距钱塘十里吴赤乌中方士葛洪尝炼丹于此事见《图记》其地当西湖之西浙江之北风篁岭之上实深山乱石之中泉也。
【小题6】翻译下面句子
①则祷于此,其祷辄应,故相传以为有龙居之。
②院去龙井一里,凡山中之人有事于钱塘,与游客之将至寿圣者,皆取道井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春景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注)①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词人国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②红溜形容红花无声地、迅速地飘落。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④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
B.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
C.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
D.“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为点题之笔。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春色渐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思深情。
E.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莺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
【小题2】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技巧?请结合词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