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秀才跋尾①
秦观
裴本秦之别姓,自汉以来,世有显者,在唐尤为望族,五房之裴为宰相者,十有七人。裴氏衣冠于斯为盛。而东眷房晋公度实唐第一等人。君,晋公之裔孙也。少笃学,锋气锐甚,颇有志于天下之事。已而举进士屡不中,乃叹曰:“人生如寄耳,用是区区者为哉!”于是退居许之阳翟,葛巾藜杖,日阅佛书,惟以专精神养寿命为事。.
元祐三年冬,君之弟朝散君通判蔡州,君自阳翟篮輿过之,逾月而去。将行,谓朝散君曰:“吾绝意世间事久矣,比阅簏中故人书札,见麻温故郎中昔所赠诗,怃然.感心,不能自己。闻秦少游方为此郡学官,愿因弟丐一言,庶几异时有知我者。”余闻而叹之。昔马援南征,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日:‘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驭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贏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薰蒸,仰视飞鸢跕跕墮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
朝散君起家四十为郎,声闻籍甚,所谓功名富贵,盖未易量。而君羸老疾病,卧于衡茅之下,气息奄奄仅属。既不求人知,人亦莫君知者。弟兄出处异矣!然以二马观之,二裴之事,孰为得失哉?麻君博雅君子,其所以称道君者,宜不谬。后之君子读其诗者,可以知君少时之志;而读余文者,可以识君莫年之心云。
注:跋尾,一种文体,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自阳翟篮輿过之 过:拜访 |
B.愿因弟丐一言 丐:乞求 |
C.致求赢余 致:导致 |
D.可以识君莫年之心云 莫:同“暮” |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驭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
B.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驭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
C.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驭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
D.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驭款段马/为郡掾吏/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 |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族,有名望的家族,古人重视门第与门风,以先祖功绩激励族中子弟。 |
B.衣冠,衣服和帽子,古代“士”以上戴冠,因而用衣冠来指缙绅或名门世族。 |
C.学官,既指掌管学务的官员,也指官学里的教师,文中秦少游担任的是后者。 |
D.衡茅,衡门茅屋,简陋的居室,陶潜有“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的诗句。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秀才是唐代名相裴度的后人,年轻时勤奋好学,颇想有一番作为。 |
B.裴秀才因屡试不中而改变人生方向,退居阳翟,借佛道养生,不问世事。 |
C.作者引用“二马”的典故借以表达对“二裴”兄弟不同人生际遇的感慨。 |
D.麻温是博雅的君子,裴秀才想通过弟弟向他求取文章,以求留名后世。 |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阅簏中故人书札,见麻温故郎中昔所赠诗,怃然感心,不能自已。
(2)朝散君起家四十为郎,声闻籍甚,所谓功名富贵,盖未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