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①。平生事②,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注)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①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②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小题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作者的心绪。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诗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D.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小题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9 06:16: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事
陈与义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注】诗题“感事”,总指靖康、建炎以来的丧乱事变,诸如汴京被占,徽、钦帝被俘,高宗南迁,以及公卿士大夫窜亡等等。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爱国诗人。左衽,夷狄的服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一开头就指明所感之事是“丧乱”“干戈”,金人入侵,致使神州陆沉,社会动乱,使人痛心之极,不忍诉说。
B.二、三两联紧扣题面“感”字从国家方面展开议论,用“危”“故”“断”“移”等字眼,写出了对故国倾覆的感慨。
C.四、五两联则从诗人自身来写,表达了虽然自己一生飘浮不定,却要想尽办法来解救国家危难,为君主分忧的坚定决心。
D.诗的最后两句以景语作结,经历战乱,故园残破,而菊花不解人意,依旧在漫山遍野开放,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
E. 本诗以排律的形式,把流离颠沛、备尝兵荒马乱之苦、目睹了破碎山河的诗人忧国忧世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小题2】有人认为此诗“逼近杜甫”,纪昀也谓这首诗“真有杜意,乃气味似,非面貌似也”。请你结合全诗,说说陈与义的这首诗与杜甫诗有哪些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