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玄祐
离魂记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背丧。二男并孝廉握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离魂记》)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他时当以倩娘妻 ②自书典所记,未有也
B.①室中女闻,喜起,饰妆更衣 ②秦王与群臣相视
C.①其家事不正,秘之 ②空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①遇莱茺县令张仲规,备述其本末   ②不如而厚遇之,使归赵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授,年号名。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改变年号叫改元。
B.山郭,山城、山村或靠近山峰的村落。古代的“城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C.孝廉,古代主要是汉代察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忠皇上、廉能正直的意思。
D.堂叔祖,也叫从叔祖。是曾祖父的侄子,也即祖父的堂弟,也就是父亲的从叔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私下彼此时时感念对方。张镒却违背了最初要将情娘嫁给王宙的承诺,应允了宾客朋友的提亲。
B.王宙因为暗恋的表妹嫁给了他人,心生恚恨,于是借托赴调京城。张家劝止不住,厚礼相送。王宙悲恸地离开衡州。
C.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二为一,人们才知道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是情娘离魂。张家也觉得这样的事诡异,便讳莫如深。
D.该传记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想象奇特。同时又借鉴民间野史记人传事对逸闻进行补叙的方法,进一步增强神秘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28 07:1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草木泉石渐幽。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其上有乌,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嘴,相扶携而上,篁筿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晁补之《鸡肋集》)

(简注)①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宋神宗元丰进士,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都郎中兼国史编修等职。因多次上书主张收复被辽侵占的幽蓟十六州,就被懦弱昏庸的北宋朝廷一贬再贬,从而回家隐居。他的文章流畅简洁,很为苏轼欣赏,在当时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②新城:地名,在今浙江省富阳县地界。③幢:古代作为仪仗用的一种旗帜。④沮洳(jùrù):低湿之地。⑤蚖(yuán):蝮蛇。⑥鸲鹆(qúyù):鸟名,俗称信哥。⑦介然:形容道路的界线分明。⑧篁筿(huánxiǎo):大竹小竹。这里指竹林。⑨铎(duó):大铃,古代的一种乐器。⑩摩戛:摩击。⑪离立:一个个孤零零地立着。⑫突鬓:鬓毛怒张。⑬迟明:将近天明的时候。
(阅读指要)
本文是一篇语言剪短凝练、意境幽凄冷怖的记游文字。全文三段,重在第一、二段。第一段写北山的自然景象,其中先写松、泉、藤、鸟等山下景,再写篁筿、僧、屋等山上景。全段现出幽深静谧、寂寞孤清的意境。第二段写北山秋夜,呈现了凄清阴森的意境。通篇的意境与作者当时报国无门、孤寂冷漠的心境是完全一致的。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______) (2)犹骑行石齿间(___)
(3)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______) (4)门相值(______)
【小题2】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去新城北三十里B.不知身在何境也
C.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D.永州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小题3】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代词具体指代的内容。
(1)上有鸟,黑如鸲鹆。“其”指代_________________。
(2)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语,愕而顾。“之”指代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写道:“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请简要回答:作者的这一笔,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2)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