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玄祐
离魂记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背丧。二男并孝廉握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离魂记》)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他时当以倩娘妻 ②自书典所记,未有也
B.①室中女闻,喜起,饰妆更衣 ②秦王与群臣相视
C.①其家事不正,秘之 ②空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①遇莱茺县令张仲规,备述其本末   ②不如而厚遇之,使归赵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授,年号名。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改变年号叫改元。
B.山郭,山城、山村或靠近山峰的村落。古代的“城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C.孝廉,古代主要是汉代察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忠皇上、廉能正直的意思。
D.堂叔祖,也叫从叔祖。是曾祖父的侄子,也即祖父的堂弟,也就是父亲的从叔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私下彼此时时感念对方。张镒却违背了最初要将情娘嫁给王宙的承诺,应允了宾客朋友的提亲。
B.王宙因为暗恋的表妹嫁给了他人,心生恚恨,于是借托赴调京城。张家劝止不住,厚礼相送。王宙悲恸地离开衡州。
C.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二为一,人们才知道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是情娘离魂。张家也觉得这样的事诡异,便讳莫如深。
D.该传记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想象奇特。同时又借鉴民间野史记人传事对逸闻进行补叙的方法,进一步增强神秘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28 07:1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梅尧臣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注:古山骨:指石。木末:树梢。狖(yàn):长尾猿。此泛指猿猴。鼯(wú):鼠名,俗称飞鼠,形似蝙蝠。巾鞲(gōu):代指徐都官。巾:冠的一种。鞲:革制袖套。遗老:年老历练的人,此泛指老者。肯:可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指取太湖石为假山,不径言石而言“古山骨”,写出假山具有山的骨髓。“峰岚”不仅写出山形,而且绘出山神,颇有云气蓊郁之感。
B.颔联写假山有崎岖小路达于峰顶,高于园中之树,山下河流一道,自墙外引入。于是,假山、真树、活水,彼此浑溶无间,大得自然意趣。
C.颈联暗用西汉隐士郑子真身居谷口而名动京师的典故,并且说此地没有猿猴飞鼠之类的卑劣小人,赞美主人公徐都官的雅韵高德。
D.本诗由景及人,既写出园林建构之巧妙,又表现了园林主人的情趣。全诗笔力雄劲,格调明快,不施藻饰,瘦劲挺拔,很能体现宋诗的艺术特色。
【小题2】尾联化用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意,而含意颇深,请试着鉴赏尾联的思想内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常衮,京兆人,天宝末,及进士第。由太子正字,累为中书舍人。文采赡蔚,誉重一时。始,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衮建言:“今西蕃盘桓境上,数入寇,若相连结,以乘无备,其变不细,请早图之。”又天子诞日,诸道争以侈丽奉献。衮以为:“今诸道馈献,皆淫侈不急,而节度使、刺史非能男耕而女织者,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今军旅未宁,王畿户口十不一在,而诸祠寺写经造像,焚币埋玉,所以赏赉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岁巨万计。陛下若以易刍粟,减贫民之赋,天下之福岂有量哉!”代宗嘉纳。迁礼部侍郎。时宦者刘忠翼权震中外,泾原节度使马璘为帝宠任,各有亲戚干贡部及求为两馆生,衮皆执理拒却,人皆畏之。会绾卒,衮始当国。先是,百官俸寡狭,议增给之。时韩滉使度支,与衮皆任情轻重。滉恶国子司业张参,衮恶太子少詹事赵槊,皆少给之。太子文学为洗马副,衮姻家任文学者,其给乃在洗马上。其骋私崇怨类此。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衮奏罢之。政事堂有后门,盖宰相时到中书舍人院,咨访政事,以自广也,衮又塞绝其门,以示尊大。窒卖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议格之,非文词者皆摈不用。德宗即位,衮奏贬崔祐甫为河南少尹。帝怒,使与祐甫换秩,再贬潮州刺史。建中初,杨炎辅政,起为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使作为文章,亲加讲导,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于官,年五十五,赠尚书左仆射。

(节选自《新唐书·常衮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B.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C.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D.回纥有战功者得/留京师/虏性易/骄后/乃创邸第/佛祠/或伏甲其间/数出中渭桥/与军人格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纥,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回纥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王朝保持紧密关系。
B.巫祝,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两者连用指掌管占卜祭祀的人。
C.礼部侍郎,礼部是六部之一,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尚书、侍郎为正、副首长。
D.卒,死。《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人死曰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衮文采斐然,位极人臣。他文采丰美,一时声誉很大,受人重视;他凭借科举走上仕途,前后担任多个官职,最高位居宰相。
B.常衮关心国政,体恤民情。他提醒皇帝提防回纥与西蕃内外勾结;在皇帝生日时,他又规劝皇帝减轻百姓赋税,造福天下苍生。
C.常衮不畏权贵,依理选人。升任礼部侍郎后,当时的权贵宠臣到贡部为各自的亲戚请求职位,他都依理拒绝,人们都畏惧他。
D.常衮不持公允,妄自尊大。他执掌国政后凭情感好恶来定官员俸禄增补份额;又堵塞政事堂后门,以此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类出于民,是敛怨以媚上也,请皆还之。
(2)故事,日出内厨食赐宰相家,可十人具,衮奏罢之。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释】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
③赊:语助词。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绷:布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写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洲上的船,再写隔岸烟雾迷朦中的野草,由远及近,明暗配搭和谐,颇有朦胧感,紧扣题意,破题功夫相当老到。
B.首联前半句“画桡两两枕汀沙“中的“枕”字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画船的静泊之态。
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富有朦胧感,后半句颇有杜牧“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境。
D.这首诗的前三联写景,由沙滩到隔岸,然后转到河内,再移到岸边,最后延伸到河外,虽然跳跃变化很大,却给人以目不暇接的异样感受。
E. 尾联借景抒情,诗人借写可惜眼前这一幅栩栩如生的水墨画一般的美景,来抒发自己对水村虽有美景,但是无人欣赏的遗憾,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京城深切的思念之情。
【小题2】本诗颔联和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都在写鸟,但在内容和手法上却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