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故国,这里指四川眉山。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柳枝随风轻拂、婀娜动人的姿态。
B.“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引起下阕的抒情。
D.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风。
【小题2】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6 08:26: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清献公神道碑
苏轼
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薨之三年,其子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如晋叔向。”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
公讳抃,字阅道。少孤且贫,刻意力学,中景祐元年进士乙科。为武安军节度推官。民有伪造印者,吏皆以为当死。公独曰:“造在赦前,而用在赦后。赦前不用,赦后不造,法皆不死。”免死。一府皆服。阅岁,徙通判宜州。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公使医疗之,得不瘐死。会赦以免。公爱人之周,类如此。
公得虔州,地远而民好讼,人谓公不乐。公欣然过家上冢而去。既至,吏民简易,严而不苛,悉召诸县令告之:“为令当自任事,勿以事诿郡,苟事办而民悦,吾一无所问。”令皆喜,争尽力,虔事为少,狱以屡空。改修盐法,民赖其利。神宗即位,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自成都还,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为言。上曰:“用赵某为谏官,赖其言耳。苟欲用之,何伤!”及谢,上谓公:“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龟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耶?”公知上意,将用其言,即上疏论吕诲、范纯仁皆骨鲠敢言,久谴不复,无以慰缙绅之望。上纳其说。熙宁三年四月,除资政殿学士知杭州。
公年未七十,告老于朝,不许,请之不已。元丰二年二月,加太子少保致仕。时年七十二矣。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东南高士多从之游。始公自杭致仕,杭人留公不得行。公曰:“六年当复来。”至是适六岁矣。杭人公,逆者如见父母。
以疾还衢,有大星陨焉。二日而公薨。实七年八月癸巳也。讣闻,天子赠太子少师,谥曰“清献”。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集》卷九十七)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惠术民如郑子产   扰:安抚
B.免死   卒:最终
C.吏民简易   遇:遇见
D.杭人公   德:感激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抃去世三年之后,苏轼受皇帝之命,为他撰写了这篇碑文。
B.为了使一个伪造印章的人免于被处死,赵抃巧妙地修改了赦令。
C.赵抃上疏请求起用被贬的吕诲等正直敢谏的臣子,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D.赵抃从杭州退休,当地百姓苦苦挽留,赵抃说六年后会再回来。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卒有杀人当死者,方系狱,病瘫未溃。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小题4】请简要概括赵抃为政方面的特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 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琼州海峡返回大陆时所作。②苦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风。③鲁叟乘桴:《论语》载,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桴于海”。④轩辕奏乐:《庄子》载,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并借音乐说了一番玄理。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参宿横空,斗宿移动,持续很久的风雨终于停了。“苦雨终风也解晴”与作者《定风波》词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一样,都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的淡泊。
B.颔联运用象征手法表明自己的心性如同皓月般皎洁,如同青天碧海般明澈;而政敌的诬陷攻击则如同蔽月的浮云、连绵的风雨,早晚终会消散。
C.前两联运用了比喻和双关的艺术手法,不仅写景真切,境界空明壮阔,而且情意丰厚,暗示自己积年所受的政治迫害结束了。
D.“鲁叟乘桴”化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桴于海”的典故,表明自己经历了一番政治遭遇后终于洞察了圣人之心,不再对政治抱任何幻想的超然。
E.颈联第二句表明是说他大概能领略黄帝《咸池》的乐声了,言外之意是说他对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未完全丧失信息。
【小题2】简析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是如何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