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①。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②。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③。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④,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⑤,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⑥,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⑦里,而其被服礼义⑧,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注)①结髦:织毛物  ②锻炼:打铁。③蜡屐:制鞋子。④桓玄打仗时把书画放在战船上不离身,王涯把书画藏在夹墙中怕被人发现。⑤书:书画。⑥百鸟的鸣叫声从耳边掠过。⑦戚:皇亲国戚。⑧被服礼义:牢记并遵循礼仪。
【小题1】可填入第1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哉B.也C.乎D.耳
【小题2】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宝绘堂坐落在驸马都尉王晋卿住宅的东面。
B.宝绘堂收藏了驸马都尉王晋卿喜欢的书画。
C.苏轼年少时轻视富贵生死而特别看重书画。
D.驸马都尉王晋卿喜爱诗书也喜欢与人角斗。
【小题3】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
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A.第1段末尾B.第2段末尾C.第3段末尾D.第4段末尾
【小题4】分析第1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小题5】概述本文的写作思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28 07:14: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湾。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凤。

(注释)①快哉亭:位于黄州江边,苏轼好友张怀民修建。怀民名梦得,又字偓佺。②兰台公子:指宋玉,相传曾作兰台令。刚道:“硬是说”的意思。雌雄:宋玉《风赋》云:“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截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国回答说“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截然不同。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采用虚实结合的笔法,前四句用实笔,描绘快哉亭周边的胜景;后五句是记忆中的情景,通过昔日在平山堂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前游览快哉亭的欣喜之情。
B.“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是对水色山光的动态描写,忽然一阵风起,涛澜汹涌,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
C.作者认为,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之举即是明证
D.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落旷达的浩然之气,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小题2】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评价这首词“精微超旷”,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