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子仪

子仪有功高不赏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坟墓。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之日,但号泣自罪。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动经岁年,害人之兄杀人之父多矣。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今隳辱,宜当其辜。但臣为国之心,虽死无悔。”由是中外翕然莫测。

公子弘广常于亲仁里大启其第。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他日,子弟焦列启谏。公三不应。于是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以贵以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也。”公笑而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官马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能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诸子皆伏。

永泰元年,仆固怀恩卒,诸蕃犯京畿。子仪统众御之。至泾阳,而虏已合。子仪率甲士二千出入。虏见而问曰:“此何人也?”报曰:“郭令公。”回纥曰:“令公在乎?怀恩谓吾,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殂谢,中国无主,故某来。今令公在,天可汗在乎?”子仪报曰:“皇帝万寿无疆。”回纥皆曰:“怀恩欺我。”子仪使谕之。回纥曰:“令公若在,安得见之?”子仪出。诸将皆曰:“戎狄不可信也,请无往。”子仪曰:“虏有数十倍之众,今力不敌,奈何?但至诚感神,况虏乎?”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乃传呼曰:“令公来。”初疑,皆持兵注目以待之。子仪乃数十骑徐出,免劳之曰:“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回纥皆舍兵降马曰:“是吾父也。”

前后连幸臣程元振等,谮毁百端。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天下以其身存亡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注]①对扬:指臣下向君上进言。②仆固怀恩:唐朝将领,后叛变。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隳辱     构:蒙受
B.其有贪功能徒   害:残害
C.免劳之曰 胄:战盔
D.前后连幸臣程元振等   罹:遭遇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贵人:即近臣子,一般指的是显贵的侍从宦官,这里指的是帝王所宠幸的近臣。
B.九族:泛指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
C.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D.簪缨:世代做官的人家,也指古代女子发上所佩戴的簪子上的吊坠。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
(2)时方握强兵,或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以危亡回顾。
【小题4】从文中哪些地方可见郭子仪器量之大?请加以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13 03:46: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月夜泛舟

刘著①

浮世浑如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

传邮②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③老却人。

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

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④作逸民。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金代诗人。北宋宣政年间(______)~1125)登进士第,金入侵后被迫留
金任职。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②传邮:朝廷文书。③吏俗区区:朝夕面对的尽是俗不可
耐的金吏。④尧封:尧之都,禹之封,指中原地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以出岫之云起句,表达了向往自由之情,再用南朝词客之典,写出了身不由己的身世漂泊之感,饱含怆楚沉痛之绪。
B.颔联顺承首联,连用“扰扰”、“区区”两个叠词,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在金人州县府衙为职时整日不堪烦扰、难捱难耐之情。
C.尾联诗人举杯邀月虽含孤清之绪,但用“逸民”一词则将其回到中原故土得以暂时摆脱金人府衙烦嚣的欣愉之情传达出来。
D.本诗作者通过对偶回中原故土之际月夜泛舟之境的记写,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屈居金人统治之下而淤积的愤懑之情和抗争之意。
E.全诗一路写来,眼前景、身历事、心中情融合无间,虚实相应,情景交融,意蕴深沉,格律谨严,堪称金人七律中的佳品。
【小题2】颈联“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历来受人称道,请赏析其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