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小题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统摄全词,“别来”与“断肠”二语,直抒离愁别恨。
B.“砌下落梅如雪乱”实写梅花像雪一样纷纷落下,别无他意。
C.“雁来音信无凭”中的“雁”,又称“鸿”,因其为候鸟,故成为信使的代名词,如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即用意。
D.下片抒情主人公不甚翘首远望之苦的形象隐现于字里行间。
E. 全词语言含蓄哀婉,营造出寂寥凄凉的意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品之一。
【小题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4-03 11:05: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青玉案》词上片中“凌波不过横塘路”语出三国
(填写作家名)的《洛神赋》中:“
,
罗袜生尘”(2分)
(2)《青玉案》整个上片最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一个女子,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词都堪称写“愁”的经典,尤其是下阕的渲染,有人评价说贺铸词中的“愁”要比李后主词中的“愁”渲染得更充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并请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小题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题2】这首词的上阕可以视为实录,写得辞意沉雄,气象宏大,与当时盛行词坛的花间派词风格迥异,请结合上阕以及所学李煜的其它词句分析。
同类题3
根据《虞美人》,完成下列题目。
【小题1】下列对《虞美人》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诗人却问“何时了”,可见囚禁的生活对李后主来说是极为悲苦的。
B.“小楼昨夜又东风”,“又”字表现出李后主在年复一年消逝的时光面前的慨叹,加深了悲凉之感。
C.“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化抽象为形象,表现了愁思如春水般无穷无尽、长流不断。
D.作者情感激愤,无法抑制,整首词直抒胸臆,紧紧围绕个“愁”字,抒发了亡国之君的悲凄之情。
【小题2】虚实结合是本词的一大亮点,请从此角度分析《虞美人》的艺术特色。
同类题4
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题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两句词有何表达艺术?
答:
【小题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五代十国
李煜(937-978)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