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 ,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B.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C.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 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D.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不第”指科举考试应试未中选,也叫落第、下第。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B.“布衣”顾名思义是布做的衣服,借指平民。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C.“绯鱼袋”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朝规定五品以上官员佩鱼符袋。绯衣指紫色衣服。
D.“床”早在神农时期就已出现,当时的床兼有卧具和坐具双重功能。此处的床指的是坐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时,极力上疏救助。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不能拜见郭英乂,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2)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07 10:00: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弘智,洛州新安人。后魏车骑大将军肃孙。父玄轨隋陕州刺史。弘智早丧母,事父以孝闻。学通《三礼》、《史记》、《汉书》。隋大业中,为司隶从事。武德初,大理卿郎楚之应诏举之,授詹事府主簿。又预修《六代史》。初,与秘书丞令狐德棻、齐王文学袁朗等十数人同修《艺文类聚》,转太子舍人。贞观中,累迁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以疾出为莱州刺史。弘智事兄弘安,同于事父,所得俸禄,皆送于兄处。及兄亡,哀毁过礼。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寻起为光州刺史。永徽初,累转陈王师。高宗令弘智于百福殿讲《孝经》,召中书门下三品及弘文馆学士、太学儒者,并预讲筵。弘智演畅微言,备陈五孝。学士等难问相继,弘智酬应如响。高宗怡然曰:“朕颇耽坟籍,至于《孝经》,偏所习睹。然孝之为德,弘益实深,故云‘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是知孝道之为大也。”顾谓弘智:“宜略陈此经切要者,以辅不逮。”弘智对曰:“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微臣颛愚,愿以此言奏献。”帝甚悦,赐彩绢二百匹、名马一匹。寻迁国子祭酒,仍为崇贤馆学士。四年卒,年八十二,谥曰宣。有文集二十卷。

(选自《旧唐书·赵弘智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
B.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
C.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
D.事寡嫂甚谨/抚孤侄/以慈爱称/稍迁太子右庶子/及宫废/坐除名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小。
B.《孝经》,中国古代道家的伦理著作,道家十三经之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有百家。
C.讲筵,特指天子的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经筵讲授内容各代不同,多是实用性很强的经典。
D.祭酒,原意是指祭祀或宴会时,由年高望重者一人举酒条神,为一种荣誉。东汉时成为学盲名,隋以后称国子监的主管官为国子监祭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赵弘智深受重用。他出身名门,德才兼备,大理卿郎楚之曾举荐他,他被任为詹事府主簿,后又升迁为黄门侍郎兼弘文馆学土。
B.赵弘智精研典籍。他精通《三礼》《史记》《汉书》,并参与编修《六代史》《艺文类聚》等史书;对于《孝经》,更是偏愛,反复翻阅,并弘扬孝德。
C.赵弘智以孝闻名。他不但《孝经》传讲得好,而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仅对父亲非常孝顺,而且能侍奉哥哥、抚恤嫂子和侄子。
D.赵弘智学识渊博。他曾在百福殿宜讲《孝经》,听讲者中不乏名人学者:面对学士们的问难,他都能回答得像回声一样迅速。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2)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恭仁,弘农华阴人,隋司空、观王雄之长子也。隋仁寿中,累除甘州刺史。恭仁务举大纲,不为苛察,戎夏安之。文帝谓雄曰:“恭仁在州,甚有善政,非唯朕举得人,亦是卿义方所致也。”大业初,转史部侍郎。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荻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谓曰:“我闻破陵之阵,唯卿力战,功最难比。虽知卿奉法清慎,都不知勇决如此也。”时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蕴等皆受诏参掌选事,多纳贿赂,士流嗟怨。恭仁独雅正自守,不为蕴等所容,由是出为河南道大使,讨捕盗贼。时天下大乱,行至谯郡,为朱粲所败,奔还江都。高祖甚礼遇之,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寻为凉州总管。恭仁素习边事,深悉羌胡情伪,推心驭下,人吏悦服,自葱岭已东,并入朝贡。未几,遥授纳言,总管如故。俄而突厥颉利可汗率众数万奄至州境,恭仁随方备御,多设疑兵,颉利惧而退走。属瓜州刺史贺拔威拥兵作乱,朝廷惮远,未遑征讨。恭仁乃募骁勇,倍道兼进,贼不虞兵至之速,克其二城。恭仁悉放俘虏,贼众感其宽惠,遂相率执威而降。贞观五年,迁洛州都督。太宗曰:“洛阳要重,古难其人。朕之子弟多矣,恐非所任,特以委公也。”恭仁性虚澹,必以礼度自居,来尝忤物,时人方之石庆。恭仁弟师道,桂阳公主,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烟帝室,益见崇重。后以老病乞骸骨,听以特进归第。十三年卒,册赠开府仪同三司,陪葬昭陵,曰孝。

(选自《旧唐书·杨恭仁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获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
B.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获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
C.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获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
D.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获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汗,我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部分游牧民族首领的尊号。
B.尚公主,尚指仰攀婚姻;尚公主意即和公主成婚。文中公主出嫁称为下降。
C.乞骸骨,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这是古代官吏告老还乡的委婉说法。
D.谥号,古时专用于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恭仁身出名门,功业显赫。他出任地方官时,颇有政绩,且具有军事才能,战功卓著,以至隋朝两代帝王都对此大加赞赏。
B.杨恭仁为人正直,坚守道义。他雅正自守,遭到裴蕴等人的排挤,因此出京担任河南道大使,但因被贼寇打败而未能到任。
C.杨恭仁熟知边情,深得人心。他熟悉当地少数民族情况,又能推心驭下,受到官吏和百姓的拥戴,后又吓退突厥颉利可汗。
D.杨恭仁才能出众,很受尊崇。他被唐太宗委以重任,授予洛州都督之职;他的弟弟和侄子都与皇室联姻,一门颇受赏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恭仁乃募骁勇,倍道兼进,贼不虞兵至之速,克其二城。
(2)恭仁性虚澹,必以礼度自居,未尝忤物,时人方之石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 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是京城至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B.“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一般用“孟、仲、季”来表示。
C.“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皆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D.“赠”指古代朝廷对已死的功臣本人追封官爵,一般追封官职都比他生前的官职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非益州司马。为此,益州的百姓属吏专门编了顺门溜,称赞杜景俭的心意与上天(天子)相通,料事如神。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徐二人的方式与来侯二人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皇帝施政“有亏礼典”,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2)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卢简辞,字子策,范阳人。父纶,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奉亲避地于鄱阳,与郡人吉中孚为林泉之友。大历初,还京师,宰相王缙奏为秘书省校书郎。王缙兄弟有诗名于世,缙既官重,凡所延辟,皆辞人名士,以纶能诗,礼待逾厚。会缙得罪,坐累。久之,调陕府户曹。朱泚之乱,咸宁王浑瑊充京城西面副元帅,乃拔纶为元帅判官。贞元中,吉中孚为户部侍郎,典邦赋,荐纶于朝。会丁家艰,而中孚卒。太府卿韦渠牟得幸于德宗,纶即渠牟之甥也,数称纶之才。德宗召之内殿,令和御制诗,超拜户部郎中。方欲委之掌诰,居无何,卒。初,大历中,诗人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辞情捷丽;纶作尤工。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纶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其事曰:“吾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伤悼之际,常畅博士追感前事,赋诗五十韵。”纶之才思,皆此类也。文宗好文,尤重纶诗,尝问侍臣曰:“《卢纶集》几卷?有子弟否?”李德裕对曰:“纶有四男,皆登进士第,今侍御史简辞是也。” 简辞,元和六年登第,三辟诸侯府。长庆末,入朝为监察,转侍御史。文雅之余,尤精法律,历朝簿籍,靡不经怀。宝历中,故京兆尹黎干男煟诣台治父叶县旧业,台司莫知本末。简辞曰:“干坐鱼朝恩党诛,田产籍没。大历以来,多少赦岂有雪朝恩、黎干节文?况其田产分给百姓,将及百年,而煟恃中助而冒论耶!”又福建盐铁院官卢昂坐赃三十万,简辞按之,于其家得金床、瑟瑟枕大如斗。昭愍见之曰:“此宫中所无,而卢昂为吏可知也!”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转户部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节选自《旧唐书·卢简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衙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恃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B.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内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C.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衙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D.寻转考功员外郎/转郎中/太和中/坐事自太仆卿出为衢州刺史/会昌中/入为刑部侍郎/大中初/转兵部侍郎/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泉”本指山林与泉石,后借指文人雅士的隐居之地。林泉之友即隐居时的朋友。
B.“司空郎中曙”中“司空”是官名,“郎中曙’是人名。这是一种官职姓名的合称
C.“丁家艰”即丁艰,也就是丁忧,指遭逢父母丧事。古时官员父母去世须辞职守丧。。
D.“京兆尹”为三辅之一。三辅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除京兆尹外还有左冯翊和右扶风。这三位官员所辖地区也称三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纶才思敏捷,擅长作诗。大历诸诗人的五言诗辞情捷丽,卢纶诗作尤其精工,他曾经创作五十韵长诗怀念已故旧友。
B.卢纶才名甚高,颇受知遇。他虽因战乱未能登第,却受到不少人的举荐以及皇上的赏识,因而踏上仕途后一帆风顺。
C.卢纶教子有方,门庭兴旺,他的四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其中卢简辞更是担任了侍御史、刑部侍郎、兵部侍郎等官职。
D.卢简辞富有文才,精通法律。他对历朝的官府文书都有所留意,也曾据理驳斥黎煟的非分要求,还查办卢昂贪污的案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缙既官重,凡所延辟,皆辞人名士,以纶能诗,礼待逾厚。
(2)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