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习凿齿字彦威。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荆州刺史桓温为从事,江夏相袁乔深器之,数称其才于温,转西曹主簿,亲遇隆密。

时温有大志,追蜀人知天文者至,夜执手问国家祚运修短。星人日:“无忧虞,至五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乃止。异日,送绢一匹,钱五千文以与之。星人乃驰诣凿齿口:“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缘君仁厚,乞为标碣木耳。”凿齿问其故,星人口:“赐绢一匹,令仆自裁,惠钱五千,以买棺耳。”凿齿口:“君几误死!君尝闻干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此以绢戏君,以钱供道中资,是听君去耳。”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日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累迁别驾。温出征伐,凿齿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善尺牍论议,温甚器遇之。时清谈文章之士韩伯,伏滔等并相友善,后使至京师,简文亦雅重焉。既还,温问:“相王何似?”答口:“生平所未见。”以此大忤温旨,左迁户曹参军。时有桑门释道安,俊辩有高才,自北至荆州,与凿齿初相见。道安口:“弥天释道安。”凿齿日:“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

是时温觊觎非望,凿齿在郡,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汉光武,终于晋愍帝。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耳。”俄以疾归襄阳,寻而襄,邓反正,朝廷欲征凿齿,使典国史,会卒,不果。

(节选自《晋书·习凿齿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B.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C.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D.星人大喜/明便诣温别/温问去意/以凿齿言答温/笑曰/凿齿忧君误死/君定是误活/然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汉代开始推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形式,指的是中央官署的行政长官或地方政府的官员任用署员,可以自行征聘,然后再向朝廷推荐。
B.主簿,官名,魏晋时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只在地方郡,县官府设有此官,中央不设。
C.棺,棺材,常见以木,铜、石等物料制造,分内棺和外椁。棺,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
D.星宿,古代天文术语。文中指星象,指星体的明暗,位置等现象,迷信的人借观察星象,推测人事的吉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凿齿才干突出,很受赏识。他从小立志,博学多闻,文笔好;他妙答释道安,被人称好;他被袁乔器重,得到桓温的优厚待遇。
B.习凿齿思维敏捷,机智过人。桓温向占星人咨询后送给占星人钱物,占星人访问习凿齿请求他帮忙,习凿齿点拨后救了占星人。
C.习凿齿恪尽职守,忠于朝廷。他在桓温手下常常担任要职,办事有成效,后来他居住郡里时,撰述《汉晋春秋》来劝谏桓温。
D.习凿齿评论别人实事求是。他评价简文帝用语是“生平所未见”,桓温认为其忤逆了皇上,但合自己的意愿,把他官职升迁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在益州,被命远下,今受旨自裁,无由致其骸骨。
(2)寻而襄,邓反正,朝廷欲征凿齿,使典国史,会卒,不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2 07:55: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统,字仲御,会稽永兴人也。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嫛螊以资养。雅善谈论。宗族劝之仕,谓之曰:“卿清亮质直,可作郡纲纪,与府朝接,自当显至,如何甘辛苦于山林,毕性命于海滨也?”统悖然作色曰:“诸君待我乃至此乎!使统属太平之时,当与元恺评议出处;遇浊代,念与屈生同污共泥;若污隆之间,自当耦耕沮溺,岂有辱身曲意于郡府之间乎!闻君之谈,不觉寒毛尽戴,白汗四匝,颜如渥丹,心热如炭,舌缩口张,两耳壁塞也。”言者大惭。统自此遂不与宗族相见。

后其母病笃,乃诣洛市药。会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桥,士女骈填,车服烛路。统时在船中曝所市药,诸贵人车乘来者如云,统并不之顾。太尉贾充怪而问之,统初不应,重问,乃徐答曰:“会稽夏仲御也。”充使问其土地风俗,统曰:“其人循循,犹有大禹之遗风,大伯之义让,严遵之抗志,黄公之高节。”又问:“卿居海滨,颇能随水戏乎?”答曰:“可。”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初作鲻鰞跃后作鯆䱐引飞鹢首掇兽尾奋长梢而船直逝者三焉。于是风波振骇,云雾杳冥,俄而白鱼跳入船者有八九。观者皆悚遽,充心尤异之,乃更就船与语,其应如响。欲使之仕,即俯而不答。充又谓曰:“昔尧亦歌,舜亦歌。卿颇能作卿土地间曲乎?”统曰:“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授化鄙邦,崩殂而葬。恩泽云布,圣化犹存,百姓感咏,遂作《慕歌》。又孝女曹娥,年甫十四,其父堕江,娥仰天哀号,中流悲叹,投水而死,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伍子胥谏吴王,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众人佥曰:“善。”统于是以足叩船,引声喉啭,清激慷慨,大风应至,含水卹(漱)天,云雨响集,叱吒欢呼,雷电昼冥,集气长啸,沙尘烟起。众人皆恐,止之乃已。诸人顾相谓曰:“若不游洛水,安见是人!听《慕歌》之声,便仿佛见大禹之容。闻《河女》之音,不觉涕泪交流。聆《小海》之唱,谓子胥、屈平立吾左右矣。”充欲耀以文武卤簿,觊其来观,遂命建朱旗,举幡校,分羽骑为队,军伍肃然。须臾,鼓吹乱作,胡葭长鸣,车乘纷错,纵横驰道,又使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绕其船三匝。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统归会稽,竟不知所终。

(选自《晋书·列传64·夏统》)

(注)①元恺:“八元八恺”的省称。传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恺。后以元恺泛指辅佐帝王之大臣及贤人才子。②沮溺:指长沮和桀溺,春秋时的两位隐士。《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③袿襡(guī shǔ/dú),即袿衣。古代妇女的上等长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初作/鲻鸟跃后/作鯆䱐/引飞鹢/首掇兽/尾奋长梢/而船直逝者三焉。
B.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初作鲻鸟跃/后作鯆䱐引/飞鹢首/掇兽尾/奋长梢而船直逝者三焉。
C.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初作鲻鸟/跃后作鯆䱐引/飞鹢首/掇兽尾/奋长梢而船直逝者三焉。
D.统乃操柂/正橹折旋中流/初作鲻鸟/跃后作鯆䱐/引飞鹢/首掇兽尾/奋长梢/而船直逝者三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纲纪,州郡属吏中的高级人员的总称。汉以功曹、五官掾为郡国的纲纪,有时也将主簿包括在内。后来州牧的主要属吏别驾、治中也称为纲纪,魏、晋均沿用此称。
B.上巳,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修禊。魏晋以后一般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举行水边饮宴、郊外游春活动等。
C.“崩”是典型的象形汉字,形自上而下之势,从周代开始常用山塌下来比喻帝王死;殂,形声字,从歹且声。“歹”与“且”合起来,相当于迅速死亡、安乐死。
D.卤簿,中国古代王公大臣出外时的仪仗队。《石林燕语》卷四:“唐人谓卤,橹也,甲楯之别名。凡兵卫以甲楯居外为前导,捍蔽其先后,皆着之簿籍,故曰‘卤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夏统品行端贞,修身养性,同族的人认为他是一个清秀漂亮、质朴正直的人,如果在朝廷为官,可以和官府贵胄交朋友,一定会很显贵。
B.夏统甘老山林,他希望隐居在江海湖泽中了此一生,是因为自己处在一个世事混浊的时代,应该像春秋时的长沮和桀溺一样避世,不能出来做官。
C.夏统能水善讴,他在水面驾船的本领,可以使风大浪高,雷鸣沙扬,云雾缭绕,观众个个心惊;夏统歌声清越激昂,表现了他对忠孝节烈的追求。
D.夏统热爱家乡,夏统与贾充交谈时,对会稽风俗人情极尽礼赞,一方面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贾充的蔑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者皆悚遽,充心尤异之,乃更就船与语,其应如响。
(2)伍子胥谏吴王,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于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晋书.陶潜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性不狎/ 世因疾守/ 闲幸/ 非洁志慕声/ 岂敢以王公/ 纡轸为荣邪
B.我性不狎世/ 因疾守闲幸/ 非洁志慕声/ 岂敢以王公/ 纡轸为荣邪
C.我性不狎世/ 因疾守闲/ 幸非洁志慕声/ 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
D.我性不狎/ 世因疾守/ 闲幸/ 非洁志慕声/ 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短褐”原意指古时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是古代下层人民日常服饰中的一种,亦引申为贫苦人、仆役的劳作装,或指地位卑下的平民百姓。
B.“祭酒”原指飨宴时长者酹酒祭神的长者。后用为官名,意为首席,主管。如国子祭酒等。本文中指一州的长官。
C.“三径”,西汉末年兖州刺史蒋詡归乡里,“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 、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D.“羲皇上人”,羲皇本名伏羲氏,后世追尊的"三皇"之一。上人,居于上位的人,指君主。此处指陶潜归隐以后感觉像君王一样自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陶潜出身名门,祖上在朝为官居要职。他少年时心怀大志,知识渊博有文采,聪颖洒脱真性情,被乡里邻居看重。
B.陶潜曾几次因为家境窘迫不得已出来做官,但最终忍受不了以尊严来换取俸禄的生活,在辞去彭泽令后作《归去来兮》以明心志,彻底归隐。
C.辞官不久被征召为著作郎,陶潜没有上任。他辞绝州郡长官的拜见,但同乡张野等人邀请他喝酒,他就算不认识主人,也欣然前往,尽兴而归。,
D.陶潜不仅善写诗,也通音律。每逢好友聚会他就会拿出不加装饰的琴来,抚琴而歌,表现出高雅的人生情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于野亭。
(2)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戴若思,广陵人也,名犯高祖庙讳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剑就之。机与言,深加赏异,遂与定交焉。

若思后举孝廉,入洛,机荐之于赵王伦曰:“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伦乃辟之,除沁水令,不就,遂往武陵省父。时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鉴,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与语,既而称若思有公辅之才。累转东海王越军谘祭酒,出补豫章太守,加振威将军,领义军都督。以讨贼有功,赐爵秣陵侯,迁治书侍御史、骠骑司马,拜散骑侍郎。

元帝召为镇东右司马。将征杜弢,加若思前将军,未发而弢灭。帝为晋王,以为尚书。中兴建,为中护军,转护军将军、尚书仆射,皆辞不拜。出为征西将军,加散骑常侍.发投刺王官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万人为兵配之,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寿阳,与刘隗同出。帝亲幸其营,劳勉将士,临发祖饯,置酒赋诗。

若思至合肥,而王敦举兵,诏追若思还镇京都,进骠骑将军。寻而石头失守,若思与诸军攻石头,王师败绩。若思率麾下百余人赴宫受诏,与公卿百官于石头见敦。敦参军吕猗昔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至是,乃说敦曰:“周顗、戴若思皆有高名,足以惑众。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敦以为然,又素忌之,俄而收若思而害之。若思素有重望,四海之士莫不痛惜焉。贼平,册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简。

选自(《晋书·戴邈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B.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C.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D.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讳”是古代避讳方式中的一种,指为皇帝已故的父祖而避讳,如果普通百姓姓名、称号等不避讳是要判刑的。
B.“孝廉”,古代察举考试中用以选拔人才,任命官员的科目,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始于汉代,明清时用作状元的雅称。
C.“投刺”,古代礼节,通报姓名来表示相见、祝贺、求官等,正式拜会会递上名帖。刺,也称之为“名刺”,即现在的名片。
D.刀笔,本指在竹简上写字的工具,后指法律案牍和文章,文中是指后一种。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若思很有指挥才能,曾经得到过陆机的赏识和举荐。年少时,他带领同伙抢劫了陆机的船只,指挥同伙时有条不紊,陆机赞赏他,与他交谈一番后,结下友情。
B.戴若思少有为官之才,曾多次被举荐,后因功加官进爵,先是被陆机推荐给赵王司马伦,后来又得到潘京举荐,被称为“宰相之才”,之后再因军功加官进爵。
C.戴若思两次辞去任命,备受朝廷关注。先是赵王任命,他没有赴任,后来朝廷任命,他也没有赴任;他领命镇守寿阳,皇帝亲临军营表达慰问之情。
D.戴若思受命平叛,却被叛贼杀害,王敦叛乱,他率命回兵镇守京城平叛,朝廷军队战败之后,他不惧安危去见叛军首领,最后被叛军王敦杀死。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
(2)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嵇含字君道。祖喜,徐州刺史。父蕃,太子舍人。含好学能属文。家在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门曰归厚之门,室曰慎终之室。楚王玮辟为掾玮诛坐免举秀才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含援笔为吊文,文不加点。粹有愧色。

齐王冏辟为征西参军,袭武昌乡侯。长沙王乂召为骠骑记室督、尚书郎。乂与成都王颖交战,颖军转盛,尚书郎旦出督战,夜还理事。含言于乂曰:“昔魏武每有军事,增置掾属。青龙二年,尚书令陈矫以有军务,亦奏增郎。今奸逆四逼,王路拥塞,倒悬之急,不复过此。但居曹理事,尚须增郎,况今都官中骑三曹昼出督战,夜还理事,一人两役,内外废乏。含谓今有十万人,都督各有主帅,推毂授绥,委付大将,不宜复令台僚杂与其间。”乂从之,乃增郎及令史。

怀帝尝为抚军将军,以含为从事中郎。惠帝北征,转中书侍郎。及荡阴之败,含走归荥阳。永兴初,除太弟中庶子。西道阻阂,未得应召。范阳王虓为征南将军,屯许昌,复以含为从事中郎。寻授振威将军、襄城太守。虓为刘乔所破,含奔镇南将军刘弘于襄阳,弘待以上宾之礼。含性通敏,好荐达才贤,常欲崇赵武之谥,加臧文之罪。属陈敏作乱,江、扬震荡,南越险远,而广州刺史王毅病卒,弘表含为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未发,会弘卒,时或欲留含领刑州。含性刚躁,素与弘司马郭劢有隙,劢疑含将为己害,夜掩杀之,时年四十四。怀帝即位,谥曰宪。

(节选自《晋书·嵇含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楚王玮辟为掾/玮诛/坐免/举秀才/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
B.楚王玮辟为掾/玮诛/坐免/举秀才/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
C.楚王玮辟为掾/玮诛/坐免/举秀才/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
D.楚王玮辟为掾/玮诛/坐免/举秀才/除郎中/时弘农王粹以贵公子尚主/馆宇甚盛图/庄周于室/广集朝士/使含为之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舍人”为古代官名,初设置于秦朝,执掌东宫宿卫,后来也兼管秘书、侍从之职。
B.“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代时曾与孝廉并为朝廷举士的科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明朝两代是学校生员的通称。
C.“爵”指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D.“刺史”在中国古代主要负责管理军务,宋代的刺史一般是虚衔,任者不需要赴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嵇含出自名门,性好学而善文。祖父嵇喜曾做过徐州刺史,父亲嵇蕃曾担任太子舍人一职。他爱好学习,曾为弘农王粹写赞,一气呵成,无需修改。
B.嵇含审时度势,提出改革策略。长沙王司马乂与成都王可马颖交战,同马乂的尚书郎日夜操劳,嵇含援引旧例,建议增设属吏,被司马乂接受并实行。
C.嵇含通达机敏,多次受到重用。当时处于乱世,各方相互讨伐不断,嵇含生性通达,机警敏锐,具有较高的处事能力,受到惠帝和怀帝的重用。
D.嵇含既好荐达贤才,又能领兵作战,统帅一方。他喜好推荐贤才,受他推荐的陈敏发动了叛乱,南方震荡不安,刘弘推荐他做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含谓今有十万人,都督各有主帅,推毂授绥,委付大将,不宜复令台僚杂与其间。
(2)含性刚躁,素与弘司马郭劢有隙,劢疑含将为己害,夜掩杀之,时年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