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曲江(其二)
杜 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①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疏触怒唐肃宗而被疏远。
这首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境况?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27 10:02: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秋兴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释】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抗疏:指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进谏。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山郭”说明夔州地处偏僻。“朝晖”写秋晨朝霞的美景。早起坐讧楼赏朝晖,看翠微,似乎不无惬意,冠以“日日”二字,就揭示出诗人无聊而孤寂的心情,并使“朝晖”失去诱人的光彩,甚至望“翠微”生厌。
B.颔联虚实结合进一层铺叙。“身处异地,心怀家国,触目皆愁,日日坐江楼,看朝晖,对翠微,已透出无聊情绪,无可奈何的心情益发清晰。
C.颈联借古人写心中事。说“功名薄”,说“心事违”,以转进一层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愤慨。抗疏遭贬,著诗抒情,诗人借二古人事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写得直白与深沉备至。
D.尾联借“同学少年”之得意反衬自己不得意的处境。想到同学少年多已腾达得意,轻裘肥马,作威作福,既不念故人之流落,更不念家国之残破,一个“多”字,一个“自”字,表现了诗人的痛心,也表明了他的鄙视之情。
E. 尾联使用反衬与对比,借“同学少年”的肥马轻裘,凸现诗人功业无成的愤懑与颓伤。诗人本不得意,却以得意者反衬,转折得突兀,收结得债激,诗正是在愤激中揭示了诗人的深挚的忧国忧民之情。
【小题2】有人说,诗的首句中的“静”字不如改成“尽”字。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请表明个人观点并简洁地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