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徽少与母居,尽力孝养。及长,好经史。性审慎,不妄交游。文帝与语,奇之,以徼为记室参军,兼府主簿。文帝察徼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大统初,进爵为,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先是,东阳王元荣为瓜州刺史,其女婿刘彦随焉。及荣死,瓜州首望表荣子康为刺史,彦遂杀康而取其位。属四方多难,朝廷不遑问罪,因授彦刺史。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日:“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长幼闻之,皆竟来就读,递相谓日:  “此是申使君手迹。”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申徼传》)
【注】①杨震是东汉名臣,他到东莱任太守时经过昌邑,曾受他推荐的昌邑令王密深夜来访,以黄金十斤相赠,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怒道: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密愧然而退。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B.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C.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D.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幕府是古代君王或将帅出征在外时办公的府署,因以帐幕搭建而成,故称之。有时也用以称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
B.侯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秦汉以后仅次于王的爵位,也泛指达官贵人或士大夫,如王侯将相。
C.秦及西汉时在宫门之内做事的郎官,称黄门郎或黄门侍郎,东汉开始又称给事黄门侍郎,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
D.吐谷浑是中国古代西北民族,这一民族生活在今甘肃、青海一带,隋唐时曾建立政权。“吐谷浑”中的“谷”不读gǔ,读yù。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徽性情稳重谨慎,受到赞赏和重用。他不乱与人交往,文帝与他交谈,认为他与众不同,提拔他当记事参军和主簿;后发现他沉稳、周密,有度量,又让他做大行台郎中。
B.申徽不负重托,计捉刘彦。刘彦用卑鄙的手段获得瓜州刺史的官位,并欲叛逆,申徽受命秘密捉拿他,几次用计来迷惑他,最终把刘彦骗到宾馆,将其捉拿归案。
C.申徽为官勤勉,坚持不懈。他多年为官,历任多种职务,任职期间,公文无论大小,他都亲自审阅,公务无所拖延,官吏做不得坏事,即使位高权重,他仍坚持不懈。
D.申徽为官清廉,受到爱戴。当时,官员中有互相交往、互赠礼品的风气,而申徽却处污泥而不染,画了古代廉吏杨震的像放在卧室来警戒自己,离任时,很多人都为他送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
(2)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4-03 05:03: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下列小题。
省试湘灵鼓瑟①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②,常闻帝子灵。
冯夷③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本诗是诗人进京参加省试时的试帖诗。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②云和:地名,出产乐器。③冯夷: 传说中的河神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通过曾听—客听—远近听—苍梧怨—水风悲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描写,形象地再现了湘灵——娥皇和女英寻夫不遇鼓瑟所弹奏的乐音。
B.开头两句概括题旨,点出曾听说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并暗用《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的语意, 描写女神弹奏如泣如诉哀伤乐曲。
C.诗人着意渲染瑟声的感染力,摹写音乐时使用的表现手法,跟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采用了通感的手法,使音乐形象生动感人。
D.“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这两句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和着舜帝策动的芳香在湘水之源交织汇合,形成一股强劲的悲风,顺着流水,刮过洞庭湖。
【小题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评价得自“鬼谣”,有人评价“信乎神助”……请你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两句的妙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子建,字敬忠。释褐奉朝请,累迁太尉从事中郎。初,世宗时平氐,遂于武兴立镇,寻改为东益州。其后镇将、刺史乖失人和,群氐作梗,遂为边患,乃除子建为东益川刺史。子建布以恩信,风化大行,远近清静。正光五年,南、北二秦城人韩祖香、张长命相继构逆,佥以州城之人莫不劲勇,同类悉反,宜先收其器械。子建以为城人数当行陈,尽皆骁果,安之足以为用,急之腹背为忧。乃悉召居城老壮晓示之,并上言诸诚人本非罪坐而来者悉求听免。肃宗优诏从之。子建渐分其父兄子弟外居郡戍,内外相顾,终获保全。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阐肃宗甚嘉之 诏子建兼尚书为行台,刺史如故。于是威震蜀土,其粱、巴、二益、两泰之事,皆所节度。先是,子建屡求归京师,乃遣刺史唐永代焉。子建将还,群氏慕恋,相率断道。主簿杨僧复先行晓喻,诸氐忿曰:“我留刺史,尔送出也!刀斫之数创,几死。子建徐加慰譬,句日方得前行,吏人赠遗,一无所受。而东益氐、蜀寻反,攻逼唐永,永弃城而走,乃丧一藩矣。初,北海王元颢内逼,庄帝北幸,子建谓所亲卢义僖曰:“北海自绝社稷,称藩萧衍,吾老矣,岂能为陪臣?”遂携家口居洛南,颢平乃归。太傅李延实子待中彧为大使,抚慰东土,时外戚贵盛,送客填门,子建亦往候别。延实曰:“小儿今行,何以相勖?弦子建曰:“益以盈满为诫。”延实怅然久之。子建自出为藩牧,董司山南,居脂膏之中,遇天下多事,正身洁己,不以财利经怀。及归京师,家人衣食常不周赡,清素之迹,著于终始。永熙二年春,卒于洛阳孝义里舍,时年六十三。

(节选自《北史·列传·卷四十四》。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B.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C.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D.及秦贼乘胜/屯营黑水/子建乃潜使掩袭/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先反者及此悉降/乃间使上闻/肃宗甚嘉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奉朝请,指官员奉朝廷的召请而参加朝会,文中指魏子建脱去平民身份进京任职。
B.行台,“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其在驻扎地设立的临时机构称为行台。
C.社稷,指山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山神和谷神,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外戚,指帝王的母亲或妻子方面的亲戚,从文中看李延实一家当属外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子建广施恩德,颇有成效。东益州原镇将、刺史不得人心,致使氐人作乱,魏子建到任后推行德政,民风大治,境内安宁。
B.魏子建治乱有方,深得民心。南北二秦反叛时,他恩威并施消除祸患:当他离任时,百姓极力挽留,甚至迁怒于送行的官员。
C.魏子建忠于朝廷,进退有度。庄帝受元颢威逼逃亡北方,魏子建因年迈无法陪同,毅然携全家辗转洛阳城外,战乱平定才返回。
D.魏子建洁身自好,清廉奉公。他身处乱世,虽在富饶之地任职,却从不中饱私囊,等回到京师,全家人连衣食都不充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建以为城人数当行陈,尽皆骁果,安之足以为用,急之腹背为忧。
(2)子建徐加慰譬,旬日方得前行,吏人赠遗,一无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