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①广陵客:指善弹琴的人。②清淮:地近淮水。③云山: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本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席上听琴后所作。
【小题1】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
【小题2】“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和《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15 11:51: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毛喜字伯武,喜少好学,善草隶。陈武帝素知之,及镇京口,命喜与宣帝往江陵,仍敕宣帝谘禀之。及梁元帝即位,以宣帝为领直,为尚书功论侍郎。及魏平江陵,喜与宣帝俱迁长安,文帝即位,喜自周还,进和好之策,陈朝乃遣用弘正等通聘,及宣帝反,又遣喜入周,以家属为请。周冢宰宇文护执喜手曰:“能结二国之好者,卿也。仍迎柳皇后及后主还。

文帝尝谓宣帝曰:“我诸子皆以‘伯’为名,汝诸子宜用‘叔’为称。”宣帝以访喜,喜即条自古名贤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余人以启之,文帝称。文帝崩,废帝冲昧宣帝录尚书辅政,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竟其策。

及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宣帝议北侵,敕喜撰军制十三条,诏颁天下,文多不载,母忧去职,诏封喜母庾氏东昌国太夫人,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

及得淮南之地,喜陈安边之术,宣帝纳之,即日施行,帝又欲进兵彭、汴,以问喜,喜以为“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上不从。吴明彻卒俘于周。自吴明彻败绩,高宗深悔之,谓袁宪曰:“不用毛喜计,遂令至此,朕之过也。”

至德元年,授永嘉内史。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遇丰州刺史大宝举兵反郡与丰州接而素无备喜乃修城隍器械又遣兵援建安贼平,授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征为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道卒。

(摘选自《南史·毛喜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遇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郡/与丰州接/而素无备喜/乃修城隍器械/又遣兵援建安/
B.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遇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郡与丰州接/而素无备/喜乃修城隍器械/又遺兵/援建安/
C.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遇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郡/与丰州接而素无备/喜乃修城隍器械/又遣兵援建安/
D.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遇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郡与丰州接/而素无备/喜乃修城隍器械/又遣兵援建安/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喜尚书功论侍郎   俯仰之间,已陈迹
B.及宣帝国  寒暑易节,始一
C.文帝称   素留侯张良
D.竟其策   怨如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鄚,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喜受到赏识。陈武帝一向赏识他;宣帝曾就有关识字的事情询问毛喜,毛喜立即把古代名人贤士上报,文帝阅后称好。
B.毛喜敢于进谏。他曾经多次向文帝进谏,如进献陈朝和北周两国和好之策;又向宣帝陈述安定边境的策略。
C.毛喜富有远见。宣帝想出兵彭州、汴州,毛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宣帝没有听从,结果吴明彻被周俘获,宣帝事后很后悔。
D.毛喜善于分析。他分析出淮左新近平定,叛乱的边民未被缉拿,应该先使他们安定然后让他们守卫边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
(2)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
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
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竞不能拔。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
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其李橙、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B.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C.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D.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宝,唐玄宗年号。古代的纪年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等。
B.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C.迁:古代称调动官职的常用词语,一般指降职,与其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D.大赦:封建帝王以施恩为名,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常颁布赦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
B.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被叛贼活捉而投靠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
C.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
D.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
(2)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