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B.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C.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 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 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D.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E. 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5-15 08:41: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后游
(唐)杜甫
寺
①
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
②
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①寺:修觉寺。杜甫曾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流落到新津(今属四川),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此篇。②暄:温暖。
【小题1】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A.一联
B.二联
C.三联
D.四联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采取倒装句式,突出游览的处所。
B.颔联写山水草木有情,反衬世态炎凉。
C.颈联写诗人从早到暮在此,流连之久。
D.尾联采用散文句式,读来诘屈而拗口。
【小题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后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首联描写枫叶凋零、秋气萧森之景,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B.额联中的“兼”“接”二字,极为练达而传神,渲染了诗人的沉重郁闷之情。
C.悲秋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此诗与刘禹锡的《秋词》,悲秋的含意相同。
D.本诗因物兴怀,使情思有所依;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可谓情景交融。
【小题2】前人评《秋兴八首》(其一)后两联“触景伤情”。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选择其中一联,简要分析。
同类题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者。
A.《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宋代理学家朱熹把它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B.杜甫一生坎坷,忧国忧民,诗风沉郁顿挫,《登高》为其现实主义代表作。李白一生壮游天下,特立独行,诗风豪放飘逸,《蜀道难》为其浪漫主义代表作。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分别是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的《楚辞》。
C.现代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语言特别有味道。《老王》一文把老王不幸的遭遇、艰难的人生、金子般宝贵的品质和人间最珍贵的深情,寓于平淡如水、质朴无华的叙述中,言浅而意深情浓。
D.课文《雷雨(节选)》巧妙地采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将“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交织在一起,让过去的矛盾推动现在的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深深吸引了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乌巾:多为古代隐士不仕者的帽子。禁春:消受春光;流连春景。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C.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小题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小题1】对本诗颈联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一联,从大处着眼,言简意赅,高度地概括和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B.上联运用“三顾茅庐”的典故,赞扬了刘备能够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精神品格。
C.下联“老臣心”从品德和事业两方面,充分表明了诸葛亮开国、守成的耿耿忠心。
D.这一联由之前的写祠堂过渡到写诸葛亮一生功业,申述了诗人所以景仰他的缘由。
E. 这一联叙议结合,议论饱含哲理,因此使整首诗的内涵更为丰富,形象更为饱满。
【小题2】本诗尾联中的“英雄”指什么人?诗人借此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请加以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杜甫(712-770)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