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海内风尘诸弟隔,天崖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抒发忧家国之情。
【小题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1 08:16: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杜甫早期作品。②愁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 ③绦镟:系鹰用的丝绳铜环。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用惊讶的口气,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B.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正面描写画中的鹰形态逼真,而“可”、“堪”两字又紧扣“画”字之题。
C.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
D.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从而表现了作者希望像雄鹰一样勇猛,表达他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得重用的悲愤心情。
E. 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想象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