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所写意象与诗眼有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2)试分析本诗与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02 12:18: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①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②学楚囚。

注:①鲈鱼正美:西晋张翰被执政的齐王司马冏任为大司马东曹掾,他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忽起,想念故乡的菜莼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

②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春秋时楚国攻打郑国失败,楚人钟仪被俘,但他依然带着南冠以示不忘家乡故国。

【小题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归隐的心情。首联总揽长安全景。诗中“凄清”二字,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
C.颈联写俯察。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D.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直抒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
E.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
【小题2】请问本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