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1)古人称泰山为岱宗,表明了泰山 的地位。
(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设问起笔,传神地写出了作者第一次望见泰山时的兴奋和赞叹之情。
B.“齐鲁青未了”一句的意思是远在齐鲁大地之外还能望见泰山山色的郁郁葱葱。
C.“荡胸生层云”既写出了山中云气蒸腾,也写出了作者心潮起伏。
D.诗的尾联写出了作者登临泰山绝顶,俯瞰群山时的自信与豪迈。
 
(3)清代浦起龙认为“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你是否同意浦起龙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12:18: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筿: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C.颔联对仗工整,“含”“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含”字感情色彩很浓,有小心爱护意味;“裛”字尽显轻柔,有“润物细无声”之感。
D.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E. 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小题2】本诗塑造了“狂夫”怎样的形象,主要运用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