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完成小题。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①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③上,惟留汉将功。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①春秋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时消除了晋国边患。②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③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曾经大破北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小题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小题2】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6-29 05:5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九月九日    崔善为(唐)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人们用登高、赏菊花、插茱萸等活动表示庆祝。
B.传统上秋季分为孟秋、仲秋、季秋,分别对应农历七八九这三个月,九月已是季秋之月,百花已经凋残。
C.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写晚秋逼人的寒气催落菊花,只能到茱萸的子房去躲避早晨的寒意。
D.古诗写重阳节,多表达欢庆之意,而这首诗的尾联,想到自己身处萧条冷落的龙山边关,全无喜庆之意。
【小题2】“菊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下列各句中“菊花”与本诗颔联“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句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A.江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唐·岑参《送蜀郡李掾》)
B.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宋·陈与义《感事》)
C.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清·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D.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近代·弘一《清平乐·赠许幻园》)
【小题3】有人说,《九月九日》这首诗“韵含悲难”。本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是如何体现悲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