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小题。
孔坦字君平,少方直,有雅望,通左氏传,解属文。元帝为晋王,以坦为世子文学。东 宫建,补太子舍人,迁尚书郎。
咸和初,迁尚书左丞,深为台中之所敬惮。寻属苏峻反,坦与司徒司马陶回白王导曰: “及峻未至,宜急断阜陵之界,守江西当利诸口,彼少我众,一战决矣。若峻未至,可往逼 其城。今不先往,峻必先至。先人有夺人之功,时不可失。”导然之。庾亮以为峻脱径来, 是袭朝廷虚也,故计不行。峻遂破姑熟,取盐米,亮方悔之。坦谓人曰:“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既而台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无他,时人称其先见。及峻挟天子幸石头,坦奔陶侃,侃引为长史。时侃等夜筑白石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咸 惧来攻。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 动,决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果如所筹。时郗鉴镇京口,侃等各以兵会。既至,坦 议以为本不应须召郗公,遂使东门无限。今宜遣还,虽晚,犹胜不也。侃等犹疑,坦固争甚 切,始令鉴还据京口,遣郭默屯大业,又令骁将李闳、曹统、周光与默并力,贼遂势分,卒 如坦计。
及峻平,以坦为吴郡太守。自陈吴多贤豪,而坦年少,未宜临之。王导、庾亮并欲用坦 为丹杨尹。时乱离之后,百姓凋弊,坦固辞之。导等犹未之许。坦慨然曰:“昔肃祖临崩, 诸君亲据御床,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限。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由俎上 肉,任人脍截耳!”乃拂衣而去。导等亦止。于是迁吴兴内史,封晋陵男,加建威将军。以 岁饥,运家米以振穷乏,百姓赖之。
坦在职数年,迁侍中。及帝既加元服,犹委政王导,坦每发愤,以国事为己忧,尝从容 言于帝曰:“陛下春秋以长,圣敬日跻,宜博纳朝臣,咨诹善道。”由是忤导,出为廷尉, 怏怏不悦,以疾去职。
疾笃,庾冰省之,乃流涕。坦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冰深谢焉。俄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八》)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庾亮以为峻脱径来 脱:失去
B.遂使东门无限 限:险阻
C.遣郭默屯大业 屯:驻守
D.陛下春秋以长 春秋:年龄
【小题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坦少年时就端方正直,有美好的名声,精通《左传》,会写文章。
B.与苏峻作战的过程中,孔坦通过观察天象而料敌动向,并分析敌情作出正确筹划。
C.平定苏峻后,孔坦慷慨陈词,讲述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当上了丹杨尹。
D.孔坦认为皇帝不应只委政王导,而应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从而违逆了王导。
【小题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
⑵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
【小题4】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孔坦任职时有哪些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02 05:02: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闻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小题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春夜闻笛》一诗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山上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这正是典型的边塞诗的特点。
B.“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相传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诗人正是引用了这个传说。
C.《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前两句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图。烽火台下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D.“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明亮和干净,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当时自然环境的美好。
E. 《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
【小题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品味“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一联(用“前者”代称)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一联(用“后者”代称)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之处。

同类题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故都

(唐)韩偓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斅鸣鸡。

(注)①韩偓:唐昭宗时任职翰林学士,甚得亲信。后受权臣朱温忌恨,终被贬逐出朝。这首诗是他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成的。②池籞(yù):指宫中池塘周围的竹篱笆之类。③地下强魂:指昭宗时宰相崔胤。他为铲除宦官势力,引进朱温的兵力,结果使唐王朝覆亡,自己也遭杀戮。噬脐:以人不能咬到自己的肚脐比喻追悔不及。④掩鼻计:楚王夫人郑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得宠的美人。⑤冯驩:孟尝君之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脱身。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以“草萋萋”总写诗人所见长安城的荒凉破败,取景浑融概括。第二句既侧面写出了都城景物变异之大,也烘托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B.颔联以“塞雁”“宫鸦”等意象集中描绘宫苑废芜,塞外飞来的大雁已侵入池籞,园中的乌鸦傍着女墙哑哑啼鸣,诗人的笔触细致传神。
C.颈联正面抒情。“烈士”此处是作者自称,“垂涕”而又加一“空”字,就把这种悲愤难抑的心理表达得十分真切。
D.尾联用典。前一句借指朱温伪装效忠唐室,用阴谋夺天下;后一句借指自己不屑于像冯驩那样只凭小的伎俩解救君王,寓“报国无门”之感慨。
E.诗歌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前半凄婉,后半激越,哀感沉绵之中自有一股抑塞不平之气,跌宕起伏,撼人心魄。
【小题2】全诗表达出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