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什漠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桅子花。
【小题1】【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贯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中“鸡鸣桑树颠”都通过写“鸡鸣”表现山村景色。
B.第二句描写了通往山村的路,显出山居之“深”,表现出诗人进山村时的迫切心情。
C.第三句写在这淳朴的山村里,村里的女人们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多么和睦。
D.第四句写栀子花无人采,在于表明春深农忙,着一“闲”字,事实没有一个人闲着。
E. 本诗紧扣“山村”,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富有诗情画意,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题3】【小题4】本诗是如何表现人物的生活状态的? 请做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16 12:02: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
(《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B.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C.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D.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斛,泛指多斛。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为编年体史书。
C.友悌,与兄弟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兄弟友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所。
D.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
C.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
D.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2)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廿三)①
陈子昂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②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③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为武则天赏识之时。②珠树:即三株树。据《山海经》记载,为古代传说中的名贵树名。③旖旎:本为旌旗随风飘扬貌,引申为柔美貌,犹言婀娜。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感遇诗是对所遇事物抒发感慨的诗,常常抒发个人际遇之感慨。与陈子昂咏“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一样,这首诗风格尖峭直露,怨伤情绪是很浓重的。
B.本诗大有尺幅千里之势。开篇即突出了诗的主角“翡翠鸟”,接着六句写其残酷结局,之后两句运用反问,交代了原来远走高飞无用,虞人还是用网罗找到了它。
C.这首诗巧用了对比手法,如第五六句写翡翠鸟“杀身炎州”、“委羽玉堂”就与前面其“巢在南海”、“栖在珠树”时雌雄双栖的自在境况形成极大的反差。
D.“光”“烂”这两个词表现力很强,突出了翡翠鸟华丽漂亮的羽毛为“首饰”和“锦衾”带来了无限光彩。它使美人的首饰婀娜生光,使美人的锦被斑斓鲜艳。
E. 这首诗双关到底,寓意丰富。看似句句说鸟,实则句句写人。最末第二句“多材信为累”道出了作者珍禽之叹息的正意。一经点明,立即收住,戛然而止。
【小题2】本诗突出了翡翠鸟的什么特点?请概括。借此鸟作者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书谱》(节选)

孙过庭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馀不足观。”可谓钟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又云:“子敬之不及逸少②,犹逸少之不及钟张。”意者以为评得其纲纪,而未详其始卒也。且元常专工于隶,伯英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又答:“时人那得知!”子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③。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子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

(注)①钟张:三国魏钟繇(yáo)和东汉张芝的并称。二人皆以善书名。②子敬:王献之,字子敬,“书圣”王羲之第七子。逸少:王羲之,字逸少。③“胜母之里,曾参不入”:《孝经》上讲到曾参见到一条称“胜母”的巷子,认为不合人情拒绝进去。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B.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C.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D.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小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书即写,此处可理解为书法,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诸体。
B.草体即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以草书见长的书法家有怀素、张旭、王羲之、颜真卿等。
C.尺牍,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大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有尺素、尺函、尺笺等多种称谓。
D.题壁,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即将诗句题写在墙壁上。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题壁诗中的名篇。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羲之博采兼通,无愧书法。王羲之的书法专精擅长,虽然还未完全体现前人书写法则,但能博采兼通各种书体。
B.书法风尚格调,随世而变。古人的书法风尚质朴,今人的书法格调妍媚。然而,质朴风尚因循时代发展而兴起,妍媚格调也随世俗变化在更易。
C.书法继承传统,不背潮流。书法最可贵的,在于既能继承历代传统,又不背离时代潮流;既能追求当今风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
D.王献之狂妄自傲,自称胜父。献之的笔法继承于王羲之,虽然粗略学到一些规则,其实并未把他父亲的成就全学到手,且从未感到惭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
(2)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