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李愿归盘古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B.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C.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D.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 庙朝:宗庙和朝廷,特指君主听政的地方。
B.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致:取得,得到
C.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黜陟:封建时代官员降职
D.膏吾车兮秣吾马  膏:油脂,这里用作动词,指用油润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愿认为自己命里注定无法成为“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只能退而归隐,做一名山林隐士,但这也不失为大丈夫所为。
B. 这篇赠序不是像常见的赠序那样对受赠者进行赞颂、勖勉,而是引述李愿自己发过的议论来赞颂李愿,写法可谓别出心裁。
C. 文中极力赞美隐居的清高,称道隐居的乐趣,甚至表示自己也要去做隐士,据此我们可以推测,作者在当时也不甚得志。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谏逐客书》)
(2)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9-06 05:3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入关咏马
韩愈
岁老岂能充上驷,力微当自慎前程。
不知何故翻骧首,牵过关门妄一鸣。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疲马
刘长卿
玄黄一疲马,筋力尽胡尘。骧首北风夕,徘徊鸣向人。
谁怜弃置久,却与驽骀亲。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
注释:①元和六年(811),韩愈受拔擢,奉召赴京任职,过潼关而作。此前他因为百姓旱饥请命而遭贬,后累受挫。②骧首:反而昂首。③刘长卿一生仕路坎坷,杂咏八首大都寄寓他的身世之感。④驽骀(tái):劣马。
【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及相关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入关咏马》中,韩愈以老马自况,认为自己如老马般年老力微,在前行的道路上须谨慎小心。
B.韩愈的诗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入关咏马》都借马抒怀,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
C.刘长卿诗中写疲马依然眷念长城外的青青寒春草,寄寓的是诗人自己对往昔岁月的念念不忘。
D.刘长卿诗中的疲马,与韩愈《马说》中的名马一样,都只因不逢伯乐而困顿槽枥、无法奔行千里。
【小题2】唐朝奸相李林甫为让谏诤路绝,曾对群臣说,仪仗马一言不发就可享受上好的马料,若鸣叫一声就被废弃不用;可见马“鸣”有深意。简要概括这两首诗中马之“鸣”的深沉意味。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祠部陆员外书
韩愈
执事好贤乐善,孜孜以荐进良士、明白是非为己任,方今天下一人而已。愈之获幸于左右,亦将一年于今矣。诚不自识其言之可采与否,其事则小人之事君子,尽心之道也。
执事之与司贡士者相知诚深矣。彼之职在乎得人,执事之志在乎进贤,如得其人而授之,所谓两得其求,顺乎其必从也。执事之知人其亦博矣。夫子之言曰:“举尔所知。”然则愈之知者,亦可言已。
文章之尤者,有侯喜者、侯云长者。喜之家在开元中衣冠而朝者兄弟五六人。及喜之父仕而不达,弃官而归。喜率兄弟操耒耜而耕于野。地薄而赋多,不足以养其亲,则以其耕之暇,读书而为文,以干于有位者而取足焉。云长之文,执事所自知。其为人淳重方实,可任以事。有刘述古者,文丽而思深。其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强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有韦群玉者,京兆之从子。其文有可取者,其进而未止者也。其为人贤而有材,志刚而气和,乐于荐贤为善。其在家无子弟之过,居京兆之侧,遇事辄争,不从其令而从其义。求子弟之贤而能业其家者,群玉是也。凡此四子,皆可以当执事首荐而极论者。主司疑焉,则以辨之;问焉,则以告之;未知焉,则殷勤而语之,期乎有成而后止可也。
往者陆相公司贡士,考文章甚详,愈时亦幸在得中,而未知陆之得人也。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原其所以,亦由梁补阙肃、王郎中础佐之。梁举八人,无有失者,其余则王皆与谋焉。陆相之考文章甚详也,待梁与王如此不疑也,梁与王举人如此之当也,至今以为美谈。自后主司不能信人,人亦无足信者,故蔑蔑无闻。今执事之与司贡士者有相信之资,谋行之道,惜乎其不可失也。
(选自《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33部,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执事之知人其亦博矣   博:多
B.地薄而赋多  赋:地税
C.以干于有位者而取足焉 干:求取
D.惜乎其不可失也 惜:可惜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贡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中央政府的最后一级考试即殿试者,称为贡士。
B.京兆:古代对京畿都城地域的谓称。京兆尹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
C.从子:宗法意义上,本是对父之兄弟之孙的称呼,唐宋时人们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文中指的是京兆尹的堂侄。
D.相公:古代可用以称君子、秀才、宰相、贵族青年等,有时也用于女子称丈夫,文中是对宰相的尊称。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诚不自识其言之可采与否,其事则小人之事君子,尽心之道也。
⑵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原其所以,亦由梁补阙肃、王郎中础佐之。
【小题4】从第三段看,韩愈衡量人才是有特定尺度的,试分点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