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诗词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①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①【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他是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
【小题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小题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21 04:03: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谢几卿,陈郡阳夏人。曾祖灵运,宋临川内史,父超宗,齐黄门郎,并有重名于前代。几卿幼清辩,当世号曰神童。后超宗坐事徙越州,路出新亭渚,几卿不忍辞诀,遂投赴江流,幸得不沉溺。及居父忧,哀毁过礼。服阕,召补圆子生,齐文惠太子自临策试。太子谓祭酒王俭曰:“几卿本长玄理,今可以经义访之。”俭承旨发问,几卿随事辨对,辞无滞者,文惠大称赏焉。俭谓人曰:“谢超宗为不死矣。”既长,好学,博涉有文采。起家豫章王国常侍,累迁车骑法曹行参军、相国祭酒,出为宁国令,入补尚书殿中郎、太尉晋安王主薄。天监初,除征虏都鄱阳王记室、尚书三公侍郎,寻为治书侍御史。几卿详悉故实,仆射徐勉每有疑滞,多询访之,然常会意便行,不拘朝宪。尝预乐游苑宴,不得醉而还,因谐道边酒垆,停车寨幔,与车前三驺对饮,时观者如绪,几卿处之自若。后以在省署,夜著犊鼻裈,与门生登阁道饮酒酣呼,为有司纠奏,坐免官。寻起为国子博士,俄除河东太守,未满,陈疾解。寻除太子率更令,迁镇卫南平王长史。普通六年,诏遣领军将军西昌侯萧渊藻督众军北伐,几卿启求行,擢为军师长史,加威戎将军。军至涡阳退败,几卿坐免官。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几卿虽不持检操,然于家门笃睦。兄才卿早卒,从子藻幼孤,几卿抚养甚至。及藻成立,历清官公府祭酒、主簿,皆几卿奖训之力也。世以此称之。几卿未及序用,病卒。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南史·谢几卿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
B.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
C.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
D.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策试是古代考试取士时以写策论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科举考试,有司常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
B.天监是梁武帝策衍的第一个年号,古代常用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方法纪年。
C.博士在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是国家设置的最高学位,后成为学术上精通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秩可指官员的任期,又可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或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考评后有功者俸禄增加,有罪者俸禄减少乃至取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几卿博览众书,才思过人。他年幼时聪明有口才,有神童的称号,之后他流畅地回答出祭酒王俭的提问,受到文惠太子的赞赏。
B.谢几卿生性放达,不拘小节。他曾在众人的围观下,买酒与车夫对饮,又曾在夜晚穿着短裤,与门生在阁道中饮酒狂呼。
C.谢几卿关心战事,奏请从军。谢几卿上表诸求随西昌侯萧渊藻北伐,被提拔为军师长史,可惜兵败,他因此获罪免职。
D.谢几卿爱护后辈,家庭和睦。谢几卿抚养自己的独子谢藻十分尽心,谢藻长大自立并能入朝做官,得益于他的鼓励和教导。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超宗坐事徙越州,路出新亭渚,几卿不忍辞诀,遂投赴江流,幸得不沉溺。
(2)几卿详悉故实,仆射徐勉每有疑滞,多询访之,然常会意便行,不拘朝宪。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祖武皇帝讳邕,字祢罗突,太祖第四子也。母曰叱奴太后。魏大统九年,生于同州,有神光照室。帝幼而孝敬,聪敏有器质。文帝异之曰:“成吾志者,必此儿也。”孝闵帝践阼,拜大将军,出镇同州。世宗即位,迁柱国,进封鲁国公,领宗师。甚见亲爱,参议朝廷大事。性沉深,有远识,非因问,终无所言。帝每叹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武成二年,即皇帝位,大赦。幸太学,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而问道焉。集群臣,亲讲《礼记》。诏诸胄子入学,但束脩于师,不劳释奠。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葬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诏曰:"縗麻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百寮以下,宜依遗令。"于是遂申三年之制,五服之内,亦令依礼。召大将军以上于大德殿,帝亲谕以伐齐之旨。言往以政出权宰,无所措怀,自亲览万机,便图东讨。恶衣菲食,缮甲练兵,数年以来,战备稍足。群臣咸称善。亲帅六军,入齐境,禁伐树残苗稼,犯者以军法从事。亲帅诸军,攻拔河阴大城。攻子城未克,身有疾,班师。建德五年冬十月,帝复谕群臣伐齐。诸将多不愿行。帝曰: “机者事之微,不可失矣。沮军事者,以军法裁之。”帝每日亲督战,乘常御马,从数人巡阵。所至辄呼主帅姓名以慰勉之,将士感见知之恩,各思自厉。帝幸晋州,仍率诸军追齐主。诸将固请还师,帝曰:“纵敌患生。卿等若疑,朕将独往。”诸将不敢言。大军次并州。诏齐王公以下,示以逆顺之道,于是齐将帅降者相继,突厥入寇幽州,帝总戎北伐,六月丁酉,帝疾甚,还京。其夜崩于乘舆,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本纪·卷十》)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弊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
B.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葬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
C.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葬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
D.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葬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东阶称践阶,践阶上为主位,践阼可指登上践阶主位,也可指帝王即位。
B.束脩,古代相馈赠的干肉礼物,儿童入学用束脩作为拜师的礼物,而且礼物要厚重以示对老师的尊重。
C.五服,古代的丧服制度,即五种丧服,以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
D.班师,还师,调回出征的军队或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武皇帝未当皇帝之前就深得前几任皇帝赏识,参与朝廷大事。
B.高祖武皇帝很重视教育,亲临太学,主动向儒学长老请教,下令让王公子弟入学读书。
C.高祖武皇帝极力推进汉化政策,亲自向群臣讲授儒家经典《礼记》,带头践行汉文化丧葬礼仪。
D.高祖武皇帝生活简朴,谋划长远,注重军事训练,亲帅大军,身先士卒,一举灭掉北齐,为后来天下统一奠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每叹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所至辄呼主帅姓名以慰勉之,将士感见知之恩,各思自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