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谢几卿,陈郡阳夏人。曾祖灵运,宋临川内史,父超宗,齐黄门郎,并有重名于前代。几卿幼清辩,当世号曰神童。后超宗坐事徙越州,路出新亭渚,几卿不忍辞诀,遂投赴江流,幸得不沉溺。及居父忧,哀毁过礼。服阕,召补圆子生,齐文惠太子自临策试。太子谓祭酒王俭曰:“几卿本长玄理,今可以经义访之。”俭承旨发问,几卿随事辨对,辞无滞者,文惠大称赏焉。俭谓人曰:“谢超宗为不死矣。”既长,好学,博涉有文采。起家豫章王国常侍,累迁车骑法曹行参军、相国祭酒,出为宁国令,入补尚书殿中郎、太尉晋安王主薄。天监初,除征虏都鄱阳王记室、尚书三公侍郎,寻为治书侍御史。几卿详悉故实,仆射徐勉每有疑滞,多询访之,然常会意便行,不拘朝宪。尝预乐游苑宴,不得醉而还,因谐道边酒垆,停车寨幔,与车前三驺对饮,时观者如绪,几卿处之自若。后以在省署,夜著犊鼻裈,与门生登阁道饮酒酣呼,为有司纠奏,坐免官。寻起为国子博士,俄除河东太守,未满,陈疾解。寻除太子率更令,迁镇卫南平王长史。普通六年,诏遣领军将军西昌侯萧渊藻督众军北伐,几卿启求行,擢为军师长史,加威戎将军。军至涡阳退败,几卿坐免官。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几卿虽不持检操,然于家门笃睦。兄才卿早卒,从子藻幼孤,几卿抚养甚至。及藻成立,历清官公府祭酒、主簿,皆几卿奖训之力也。世以此称之。几卿未及序用,病卒。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南史·谢几卿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
B.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
C.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
D.居宅在白场石井/朝中交好者载酒/从之宾客满坐/时左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志相得/或乘车游郊野/或醉而执鐸挽歌/不屑物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策试是古代考试取士时以写策论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科举考试,有司常就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
B.天监是梁武帝策衍的第一个年号,古代常用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方法纪年。
C.博士在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是国家设置的最高学位,后成为学术上精通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秩可指官员的任期,又可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或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考评后有功者俸禄增加,有罪者俸禄减少乃至取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几卿博览众书,才思过人。他年幼时聪明有口才,有神童的称号,之后他流畅地回答出祭酒王俭的提问,受到文惠太子的赞赏。
B.谢几卿生性放达,不拘小节。他曾在众人的围观下,买酒与车夫对饮,又曾在夜晚穿着短裤,与门生在阁道中饮酒狂呼。
C.谢几卿关心战事,奏请从军。谢几卿上表诸求随西昌侯萧渊藻北伐,被提拔为军师长史,可惜兵败,他因此获罪免职。
D.谢几卿爱护后辈,家庭和睦。谢几卿抚养自己的独子谢藻十分尽心,谢藻长大自立并能入朝做官,得益于他的鼓励和教导。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超宗坐事徙越州,路出新亭渚,几卿不忍辞诀,遂投赴江流,幸得不沉溺。
(2)几卿详悉故实,仆射徐勉每有疑滞,多询访之,然常会意便行,不拘朝宪。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14 12:01: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也。父谅,梁始兴郡丞。摩诃随父之郡,年数岁而父卒,其姊夫蔡路养时在南康,乃收养之。及路养败,摩诃归侯安都。武帝遣安都北拒齐军于钟山龙尾及北郊坛。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稍解去,安都乃免。太建五年,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济江攻秦郡。摩诃领十二骑,深入周军,斩馘甚众。及周遣大将王轨来赴,结长围连锁于吕梁下流。摩诃谓明彻曰:“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彼城若立,则吾属虏矣。”明彻奋髯曰!“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摩诃失色而退。一旬之中,水路遂断,周兵益至。摩诃又请曰:“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愿公率步卒乘马舆徐行,摩诃驱驰前后,必使公安达京邑。”摩诃因夜发,选精骑八十,率先冲突,自后众骑继焉。比旦,达淮南。及宣帝崩,始兴王叔陵于殿内手刃后主,遂奔东府城。摩诃入受敕,乃率马步数百趣东府城,斩之。以功授车骑大将军,封绥建郡公。隋总管贺若弼袭京口。员明禽摩诃以送弼,弼以刀临颈,词色不挠,乃释而礼之。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隋文帝闻摩诃抗答贺若弼,曰:“壮士也,此亦人之所难。”入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寻从汉王谅诣并州,同谅作逆,伏诛,年七十三。摩诃讷于言,恂恂长者。至于临戎对寇,志气奋发,所向无前。年未弱冠,随侯安都在京口,性好猎,无日不畋游。及安都征伐,摩诃功居多。
(选自《南史·卷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人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B.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人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C.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人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D.摩诃请弼曰/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弼哀而许之/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粗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郊坛,古代为祭祀筑的土坛,文中萧摩诃随侯安都在钟山龙尾及北郊坛御敌。
B.馘,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此处指萧摩诃杀伤周军很多。
C.敕,汉时凡是尊长或官长对子孙或僚属的告诫,皆称为敕;此处专指皇帝的诏书。
D.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而体犹未壮,故称之为弱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摩诃幼年失父,长而有勇。他几岁时父亲就死了;在侯安都坠马被围的情况下,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被杀散,侯安都才幸免于难。
B.萧摩诃善于谋划,积极进谏。他进谏吴明彻趁敌人营栅未筑好赶紧攻打,可惜未被采纳,战局陷入被动;他又进谏吴明彻并率先突围,才得以保全。
C.萧摩诃忠于旧主,视死如归。他率人斩杀了曾砍死后主的叔陵;贺若弼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神色不变,语调不软,为了见旧主,纵死而无惧。
D.萧摩诃恭谨温和,却屡立战功。他不善言谈,恭谨温和,德高望重;而在临阵对敌时,却勇气勃发,所向无前,随安都出兵征伐时,摩诃立功占多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彼城若立,则吾属虏矣。
②隋文帝闻摩诃抗答贺若弼,曰:“壮士也,此亦人之所难。”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置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为右长史。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央故地,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此地宁复有吕望邪?”鲜之曰:“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患海内无人?”及践阼,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而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谓群臣曰:“郑鲜之必当自来。”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笑引入。景平中,徐、傅当权。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今徐、傅出以为郡,抑当有以。”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四年卒。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章奏的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为最高行政长官。
D.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景平、元嘉、贞观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官责。他的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擅自赦免人;按制度规定,鲜之不能弹劾刘毅,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
B.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才肯罢休;皇帝有时感到惭愧,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
C.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谢晦,而地位和恩遇远不及傅、谢;他只是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
D.郑鲜之隐厚笃实,赡恤亲故。他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皇帝举行宴会故意不请他,他来奏事,最终也参加了。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