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萧劢字文约,喜愠不形于色。位太子洗马,母忧去职,殆不胜丧。每一思至,必徒步之墓。或遇风雨,仆卧中路,坐地号恸,起而复前,家人不能禁。景特所钟爱,曰:“吾百年后,其无此子乎。”使左右节哭。服阕,除太子中舍人。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劢乃奔波,届于江夏,不进水浆者七日。庐于墓所,亲友隔绝。会叔父昙下诏狱,劢乃率昆弟群从同诣大理,虽门生故吏,莫能识之。
除淮南太守,以善政称。迁宣城内史,郡多猛兽,常为人患,及劢在任,兽暴为息。又迁豫章内史,道不拾遗,男女异路。徙广州刺史,去郡之日,吏人悲泣,数百里中,舟乘填塞,各赍酒肴以送劢,劢皆为纳受,随以钱帛与之。至新淦县岓山村,有一老姥以盘擎鳅鱼,自送舟侧奉上之,童儿数十人入水扳舟,或歌或泣。
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及劢至,纤豪不犯,岁十余至。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前后刺史皆营私蓄,方物之贡,少登天府。自劢在州,岁中数献,军国所须,相继不绝。武帝叹曰:“朝廷便是更有广州。”有诏以本号还朝,而西江俚帅陈文彻出寇高要,又诏劢重申蕃任。未几,文彻降附。劢以南江危险,宜立重镇,乃表台于高凉郡立州。敕仍以为高州,以西江督护孙固为刺史。征为太子左卫率。
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少交结,唯与河东裴子野、范阳张缵善。卒于道,赠侍中,谥曰光侯。
(选自《南史·萧劢传》,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B.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C.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D.劢性率俭/而器度宽裕左右/尝将羹至胸前/翻之/颜色不异/徐呼更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为官者为父母守孝一般要解除官职,“服阕”意味着守丧完毕,可以重新任职。
B.诏狱,由刑部掌管的监狱。此监狱里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如明代的锦衣卫就是诏狱的一种。
C.敕,指帝王的诏书、命令。在古代,“敕”字通常与皇权联系在一起,如“敕符”指的是书有皇帝命令的凭证。
D.迁,泛指官职的升降和调动。通常“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超迁”表示贬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萧劢为子至孝。为母亲守孝时他悲伤过度几乎不能操办丧事,常到母亲墓前表达哀思;父亲去世后,他在墓旁结庐而居,断绝亲友往来。
B.萧劢为政有方。他因善于治政而被称颂,其治所豫章郡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男女守礼;赴广州任职之时,无论老少皆至情相送。
C.萧劢为官清廉。他到广州任职后,革除此前官员的贪婪积弊,不侵扰盘剥外国商船,外国商船多次向朝廷进奉,供给国家军政所需。
D.萧劢大度博学。随从不慎将菜汤洒到他身上,他并未怪罪;他治学勤奋,刘显曾拿书问他,他对答如流,甚至卷次和行数都不出错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薨于郢镇,或以路远,秘其凶问,以疾渐为辞。
(2)广州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13 10:59: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张兴世,字文德,竟陵人也。本单名世,太宗益为兴世。少时家贫,南郡宗珍之为竟陵郡,兴世依之为客。竟陵旧置军府,以补参军督护,不就。白衣随王玄谟伐蛮,每战,辄有禽获,玄谟旧部诸将不及也,甚奇之。兴世还都,白太祖,称其胆力。
太宗即位,四方反叛。进兴世号龙骧将军,领水军,距南贼于赭圻。筑二城于湖口,伪龙骧将军陈庆领舸于前为游军。兴世率龙骧将军佼长生、董凯之攻克二城,因击庆,庆战大败,投水死者数千人。时台军据赭圻,南贼屯鹊尾,相持久不决。兴世建议曰:“贼据上流,兵强地胜。我今虽相持有余,而制敌不足。今若以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自固随宜断截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沮中流一梗粮运自艰。制贼之奇,莫过于此。”沈攸之、吴喜并赞其计。兴世夕住景江浦宿,贼亦不进。夜潜遣黄道标领七十舸,径据钱溪,营立城柴。明旦,兴世与军齐集。停一宿,刘胡自领水步二十六军平旦来攻。将士欲迎击之,兴世禁曰:“贼来尚远,而气骤盛矣,夫骤既力尽,盛亦易衰,此曹刿之所以破齐也。”令将士不得妄动,治城如故。俄而贼来转近,舫入洄洑,兴世乃命寿寂之、任农夫率壮士数百击之,众军相继进,胡于是败走。斩级数百,投水者甚众,胡收军而下。是月朔,赭圻军士伐木为栅,于青山遇一童子曰:“贼下旬当平,无为自苦。” 忽不见。至是果败。
废帝元徽三年,征为通直散骑常侍、左卫将军。五年,以疾病,徙光禄大夫,常侍如故。顺帝升明二年,卒,时年五十九。追赠本官。
父仲子,由兴世致位给事中。兴世欲将往襄阳,爱恋乡里,不肯去。尝谓兴世:“我虽田舍老公,乐闻鼓角,可送一部,行田时吹之。”兴世素恭谨畏法宪,譬之曰:“此是天子鼓角,非田舍老公所吹。”
(节选自《南史》卷二十五,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若以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自固/随宜断截/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沮中流/一梗粮运自艰/
B.今若以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自固/随宜断截/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沮中流/一梗粮运自艰/
C.今若以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自固/随宜断截/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沮/中流一梗/粮运自艰/
D.今若以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自固/随宜断截/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沮/中流一梗/粮运自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衣,古代无功名的人的代称,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
B.朔,指的是农历每月月末。农历每月初一称“晦”,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
C.废帝,是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指的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皇帝,文中指的是南朝宋后废帝刘昱。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给死者的官职、勋位,一般用以褒奖死者对国家的贡献。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兴世没有高贵的出身,但一入行伍,就显示了不同一般的军事才华,屡立战功,受到王玄谟的赏识。在张兴世回到都城禀告太祖的时候,王玄谟趁机向太祖称赞其胆力。
B.张兴世善于审时度势,在敌我相持不下的情况下,明辨彼此情势,采取占据上游、伺机而动的办法,以期克敌制胜。
C.张兴世虽战功卓著,但为人恭谨,敬畏朝廷的典章制度。在其父索要军队鼓角一事上,拒绝了父亲的请求。
D.作为正史,选文中也存在一些糟粕,需要读者扬弃。如钱溪一战前,张兴世的士兵在青山上砍木做栅栏时所遇童子预言一事,就显得扑朔迷离,含有宿命思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衣随王玄谟伐蛮,每战,辄有禽获,玄谟旧部诸将不及也,甚奇之。
(2)贼来尚远,而气骤盛矣,夫骤既力尽,盛亦易衰,此曹刿之所以破齐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华清宫   崔 橹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阑干。
注华清宫:唐代宫名。故址在今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上。山有温泉,唐贞观十八年建汤泉宫,咸亨二年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大加扩建,改名华清宫。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吴诗以讽刺见长。开头两句,一个“飞”字,突出雪大风猛,一个“暗”字,更显雪意正浓,接着轻描宫中“落旋干”的景象,此句不着议论,讽喻之情自在诗外。
B.吴诗“绿树”二句,写华清宫内的绿树和碧绿的门帘相映,没有谁知道外面的天气已非常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宫内气候的赞美之情。
C.崔诗“草遮”一句,写用石头修得整齐的磴道因御驾匿迹而格外冷清,杂草已将石磴掩盖,与吴诗中的华清宫形成鲜明反差。
D.崔诗先写华清宫白天的景色,荒草丛生,寂无声息,宫中之树,直插云霄;再写夜间之景,情景相称,诗的韵味更加浓郁。
E. 吴诗“无人知道外边寒”和崔诗“云树深深碧殿寒”中的“寒”都主要写出了天气寒冷之意。
【小题2】两首《华清宫》诗,虽题材相同,但手法、主题各异,请具体分析两首诗各自使用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微,字景玄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弟子也父孺光禄大夫微少好学无不通览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年十六,州举秀才、衡阳王义季右军参军,并不就。起家司徒祭酒,转主簿、始兴王浚后军功曹记室参军、太子中舍人。始兴王友。父忧去官,服阕,除南平王铄右军咨议参军。微素无宦情,称疾不就。仍除中书侍郎,又拟南琅邪、义兴太守,并固辞。时兄远免官历年,微叹曰:“我兄无事而屏废,我何得而叼忝瑜分?”文帝即以远为光禄勋。微为文妤古,言颇抑扬。袁淑见之,谓为诉屈。吏部尚书江湛举微为吏部郎,微确乎不拔。时论者或云微之见举,庐江何偃亦参其议。偃虑为微所咎,与之书自陈。微报书深言尘外之适。其从弟僧绰宣文帝旨使就职,因留之宿。微妙解天文,知当有大故,独与僧绰仰视,谓曰:“此上不欺人,非智者其孰能免之?”遂辞不就。寻有元凶之变。微常住门屋一间,如此者十余年。太祖以其善筮,赐以名蓍。终日端坐,床席皆生尘埃,唯当坐处独净。弟僧谦亦有才誉,为太子舍人,遇疾,微躬自处疗,而僧谦服药失度,遂卒。深自咎恨,发病不复自疗,哀痛僧谦不能已,以书告灵。元嘉三十年,卒,时年三十九。僧谦卒后四旬而微终。遗令薄葬,不设轜旐鼓挽之属,施五尺床为灵,二宿便毁。以尝所弹琴置床上,何长史来,以琴与之。何长史者,偃也。无子,家人遵之。所著文集传于世。世祖即位,诏曰:“微栖志贞深,文行惇洽,生自华宗,身安隐素,足以贲兹丘园,惇是薄俗。不幸蚤世,朕甚悼之。可追赠秘书监。”

(选自《南史·列传第十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字景玄/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弟子也/父孺/光禄大夫/微少/好学无不通览/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
B.字景玄/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弟子也/父孺/光禄大夫/微少好学/无不通览/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
C.字景玄/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弟子也/父孺/光禄大夫/微少好学/无不通览/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
D.字景玄/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弟子也/父孺/光禄大夫/微少/好学无不通览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在中古时期可指弟之子,是当时常用的宗亲称谓词之一;另有学生、徒弟之意。
B.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曾为学校生员专称。
C.父忧,是“丁父忧”的省写,丁优人王微在父亲去世后如无郡县征召就要停职守制。
D.从弟,古人称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年长于己的称为从兄”。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微历任数职,最终因兄退隐。他始任司徒祭酒,转任主簿、始兴王刘浚后军功曹记室参军、太子中舍人,后因哥哥无辜被废黜而萌生归隐的想法。
B.王微内心笃定,不为官位所动。吏部尚书江湛举荐他为吏部郎,文帝派他的堂弟王僧绰宣读诏书让他正式到任,他借助天象审察形势,婉转谢绝了
C.王微生活简朴,因善筮而受赏。他住在只有一个单间的房子里,像这样过了十几年;太祖因为他善于用龟甲、筮草等来预测世事,就赐给了他有名的蓍草。
D.王微英年早逝,死后尽享哀荣。他去世时只有三十九岁;世祖即位后,表达了对他为文为人的褒奖之情、对他不幸早逝的哀悼和怀念之情,并追赠他为秘书监。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素无宦情,称疾不就。仍除中书侍郎,又拟南琅邪、义兴太守,并固辞。
(2)偃虑为微所咎,与之书自陈。微报书深言尘外之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