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落花①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很不如意。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不直接写落花,而是逆折而入,写客去楼空,烘托出一片凄冷寂寞的气氛。
B.颔联承上,具体描写落花“乱飞”的情状。上句写远景,下句写近景:落花飘拂纷飞,与曲陌连成一片,在落日余晖的掩映下,绵延不断。
C.颈联中“肠断”“眼穿”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伤春怜花的无奈忧伤之情。
D.尾联语意双关,既写花朵用心装点春天,最终落得凋零沾衣的凄凉结局;同时表现了诗人素怀壮志却不见用于世,只有泪落沾衣的感慨。
E. 本诗画面沉重暗淡,诗人把咏物和个人的身世之慨结合来写,感伤身世之中流露出人生无奈、及时行乐的情感。
【小题2】诗中“眼穿仍欲稀”一句中,“稀”字一作“归”,你认为哪个字更符合诗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2-06 02:15: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潭州
(唐)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①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合里人去楼空,没来由地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或浅或深,还滋润着竹子的颜色。作者借这一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E. 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委婉曲折,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小题2】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