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杜二甫:即诗人杜甫。②泗水:水名。③徂徕:山名。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描写了李白在秋日于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的情形,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B.颔联中的“何时”“重”两词表达了李白渴望来日能够再与好友相逢畅饮的心情。
C.尾联以“且尽手中杯”来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全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小题2】“蓬”作为意象,常用作游子的代称。古诗中还有其他形容游子的意象,下列诗中加点词不是用来指代游子的是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B.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李白《赠裴十四》)
C.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白居易《答微之》)
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王维《伊州歌》)
【小题3】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表达豁达情感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2-10 11:02: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①谢玄晖:即谢跳,南齐著名诗人,字玄晖,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死。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说在静寂的夜间,诗人独自一人登上城西楼。其中,“凉风发”,暗示季节是秋天,与下文 “秋月”相呼应。“望吴越”,点出登楼的目的。
B.颔联,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把秋月下古城的夜景,描绘得逼真传神。两个“白”字,在色彩上渲染出月光之皎洁,云天之渺茫,露珠之晶莹,江水之明净。
C.颈联写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句中“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起了“金针暗度”的作用,暗示后文将要写的内容。
D.尾联话中有“话”,其“潜台词”是,作者与谢朓精神“相接”,他的诗“我”能理解;今日 “我”写此诗,有谁能“解道”、能“长忆”呢?
E. 这首诗,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天上,地下,眼前,往古,飘然而来,忽然而去,看似信笔挥洒,实则脉络分明,给人一种明快、浪缦、清新感觉。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