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遥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在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
B.竹林环抱的船坞里没有一丝纤尘,只见傍水的亭轩和澄澈的湖水。
C.传递思念之情的书信跨越重重的城镇,送往氏兄弟所在的地方。
D.时令已届深秋,但浓重的阴云久久沉积不散,孕育着浓浓的雨意。
【小题2】下列诗句中的“听雨”营造的氛围与本诗相近的一项是
A.小沼如盘水浅清,菰蒲新发获芽生。连筒引却前溪水,养得芭蕉听雨声。(徐居正《即事》)
B.田里熙熙便是春,追游何必艳阳辰。打门吏少花村静,听雨高眠亦可人。(真山民《春游阻雨次韵》)
C.床隐屏风竹几斜,卧看新燕到贫家。闲居心上浑无事,听雨唯忧损杏花(高启《雨中闲卧》)
D.蝉歇还惊络纬鸣,秋风忽已动江城。山窗寂寂无眠夜,梧落芭蕉听雨声。(黄姬水《秋夜》)
【小题3】《红楼梦》中众人游荇叶渚时,黛玉说她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诗,但故意引错。请你说出“残荷”与“枯荷”的不同,并结合《红楼梦》简述曹雪芹这样写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01 11:02: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刘司户蕡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注)①唐宣宗大中元年(846年),诗人奉命出使南郡。次年正月南返时,与被贬去柳州的刘蕡在长沙一带相遇,诗人写此诗相赠。②云根:指江边山石。③翻:以旧曲制作新词。④《帝王世纪》说:“黄帝时,凤凰止帝东园,或巢于阿阁。”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写景,江风卷起巨浪,拍击着岸边山石;舟船飘荡,桅杆摇晃,满天布满重重乌云。这里诗人通过想象中的湘江惊涛骇浪的景象,暗喻晚唐王朝政局动荡和险恶。
B.颔联表现刘蕡的坎坷遭际,“已断”句把刘蕡比作展翅万里的北国鸿燕(刘是燕人),刚刚要施展雄图伟略就很快夭折了;“更惊”句即指此番遭贬。
C.颈联用典,“汉廷急诏”,写贾谊遭贬三年后又被召回长安的故事,这里诗人高度称赞刘蕡,认为他具有贾谊的抱负和才华,相信他将来一定会受到重用。
D.这首诗以慷慨苍凉的雄浑声调和高昂挺拔的沉郁气势表达情感。诗在愤激之中,寓有深讽;景语之中,渗透情语。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