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穆,字朗兴。性刚烈,有壮气,颇涉书史,好尚功名。世宗初,袭男爵。后除夏州别驾,寻加宁远将军,转泾州平西府长史。时刺史皇甫集,灵太后之元舅,恃外戚之亲,多为非法。穆正色匡谏,集亦惮之。转安定太守,仍为长史。还朝,拜左军将军,转河阴令,有严明之称。
时蠕蠕主婆罗门自凉州归降,其部众因饥侵掠边邑,诏穆衔命宣慰,便皆款附。明年复叛,入寇凉州。除穆辅国将军、假征虏将军、兼尚书左丞、西北道行台,仍为别将,往讨之。穆至凉州,蠕蠕遁走。穆谓其所部日:“夷狄兽心,唯利是视,见敌便走,乘虚复出。今王师来讨,虽畏威逃迹,然军还之后,必来侵暴。今欲赢师诱致,冀获一战,若不令其破胆,终恐疲于奔命。”众咸然之。穆乃简练精骑,伏于山谷,使赢步之众为外营以诱之。贼骑觇见,谓为信弱,俄而竞至。穆伏兵奔击,大破之,斩其帅,获生口杂畜甚众。
及六镇反叛,诏穆为别将,隶都督李崇北伐。都督崔暹失利,崇将班师,会诸将议曰:“朔州是白道之冲,贼之咽喉,若此处不全,则并、肆危矣。今欲选诸将一人,留以镇捍。不知谁堪此任?”众曰:“无过穆者。”崇乃请为朔州刺史,仍本将军,寻改除云州刺史。穆招离聚散,颇得人心。时北境州镇,悉皆沦没,唯穆独据一城,四面抗拒。久之,援军不至,兼行路阻塞,粮仗俱尽。穆知势穷,乃弃城南走,投尔朱荣于秀容。既而诣阙请罪,诏宥之。
萧衍遣将军曹义宗逼荆州,诏穆为使持节、南征将军、都督南征诸军事,大都督以援之。穆潜军径进,出其不意,至既大破之,生擒义宗送阙。以功迁卫将军,进封赵平郡开国公,增邑一千户。迁使持节,加侍中、车骑将军、假仪同三司。与大将军元天穆东讨邢杲,破平之。时元颢内逼,庄帝北幸,颢入京师。穆与天穆既平齐地,回师将击颢。穆先驱围虎牢,尽锐攻之。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时年五十三。庄帝还宫,追赠侍中、司徒公,谥曰武宣。
(节选自《北史·费穆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B.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C.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D.将拔/属天穆/北渡既无后继/人心离沮/穆遂降/颢以河阴酷滥事起于穆/引入诘/让出而杀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男爵,爵位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不同等级,有些爵位可世袭。
B.刺史,官名。汉武帝时开始设置,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C.蠕蠕,亦称“柔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先祖为东胡,原是鲜卑拓跋部的一个部落。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或称号,追赠的官职必须高于生前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穆性格刚烈。外戚皇甫集仰仗权势,做不法的事,费穆面色严肃地向他进谏,皇甫集也很害怕。
B.费穆急君所难。蠕蠕首领婆罗门从凉州归降,部下因饥饿抢掠边境城镇,费穆主动前往安抚慰问。
C.费穆才能出众。六镇叛乱时,他隶属都督李崇参加北伐,在形势非常危急时,受到众人一致推举。
D.费穆战功赫赫。在萧衍派遣曹义宗率军逼近荆州时,费穆大破之,生擒曹义宗并且将之送到朝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穆乃简练精骑,伏于山谷,使赢步之众为外营以诱之。贼骑觇见,谓为信弱,俄而竞至。
(2)穆知势穷,乃弃城南走,投尔朱荣于秀容。既而诣阙请罪,诏宥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02 05:04: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载,字德基,京兆杜陵人也。祖叡,梁开府仪同三司,永昌严公。父政,梁黄门侍郎。载少聪惠,笃志好学。年十二,随叔父棱见沛国刘显,显问《汉书》十事,载随问应答,无疑滞。及长,博涉文史,沉敏有器局。起家梁邵陵王法曹参军,迁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
侯景之乱,元帝承制以为中书侍郎。为建威将军、寻阳太守,随都督王僧辩东讨侯景。是时僧辩军于湓城,而鲁悉达、樊俊等各拥兵保境,观望成败。元帝以载为假节、都督太原、高唐、新蔡三郡诸军事、高唐太守。仍衔命喻悉达等令出军讨景。及大军东下,载率三郡兵自焦湖出栅口,与僧辩会于梁山。景平,除冠军将军、琅邪太守,寻奉使往东阳、晋安,招抚留异、陈宝应等。仍授信武将军、义兴太守。
高祖诛王僧辨,乃遣周文育轻兵袭载,未至而载先觉,乃婴城自守。文育攻之甚急,载所属县卒高祖旧兵,多善用弩,载收得数十人,系以长锁,命所亲监之,使射文育军,约曰十发不两中者则死,每发辄中,所中皆毙。文育军稍却,因于城外据水立栅,相持数旬。高祖闻文育军不利,乃自将征之,克其水栅。仍遣载族弟翙赍书载以诛王僧辩意,并奉梁敬帝,敕载解兵。载得书,乃以其众降于高祖。高祖厚加抚慰,即以其族弟翙监义兴郡,所部将帅,并随才任使,引载恒置左右,与之谋议。
徐嗣徽、任约等引齐军济江,据石头城,高祖问计于载,载曰:“齐军若分兵先据三吴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今可急于淮南即侯景故垒筑城以通东道转输别命轻兵绝其粮运使进无所虏退无所资则齐将之首,旬日可致。”高祖从其计。
永定元年,除和戎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二年,进号轻车将军。寻加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将军如故。天嘉元年,以疾去官。载有田十馀顷,在江乘县之白山,至是遂筑室而居,屏绝人事,吉凶庆吊,无所往来,不入篱门者几十载。太建中卒于家,时年五十八。
(选自《陈书》卷二十八,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军若分兵先据三吴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今可急于淮南即侯景故垒/筑城以通东道/转输别命轻兵绝其粮运/使进无所虏/退无所资/
B.齐军若分兵/先据三吴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今可急于淮南即侯景故垒筑城/以通东道转输/别命轻兵绝其粮运/使进无所虏/退无所资/
C.齐军若分兵/先据三吴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今可急于淮南即侯景故垒/筑城以通东道转输/别命轻兵绝其粮/运使进无所/虏退无所资/
D.齐军若分兵先据三吴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今可急于淮南即侯景故垒筑城/以通东道转输/别命轻兵绝其粮运/使进无所虏/退无所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门,官职名,黄门就是宫门,黄门就是在宫中办事的意思,即为皇帝的近侍宦官。
B.假节,暂任节度使的意思,元帝让韦载担任的真正职务是都督太原等三郡的军事。
C.高祖,多为古代开国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D.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名称之一。敕,告诫的意思,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载年轻时就聪明有才气,专心喜欢读书。他在回答刘显关于《汉书》的十件事时,随问随答,对答如流。
B.韦载带兵勇于作战,遵从将令。他在跟从王僧辩讨伐侯景时,带领部队同王僧辩会合,平定了侯景之乱。
C.韦载政治嗅觉灵敏,能识时务。当梁高祖偷袭他时他能事先察觉,在梁高祖劝降时他又能审时度势投降。
D.韦载精通作战方略,善于出谋划策。面对北齐军队的进攻,他精准地分析形势,梁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平,除冠军将军、琅邪太守,寻奉使往东阳、晋安。
(2)文育军稍却,因于城外据水立栅,相持数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即引于宣猷堂论难,为儒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人饥相食,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乱离之间,笃学不废。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弗逮也。”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初,梁季沦没,父僧垣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赢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察志在终丧,频有陈让,并抑而不许。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察既累居忧服,兼斋素日久,因加气疾。后主尝别召见,见察柴瘠过甚,为之动容。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送南布一端,花綀一匹。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款接,辛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笑而不答。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吏。大业二年,终于东都,年七十四,遗命薄葬,务从率俭。两宫悼惜,赗赙甚厚。

(节选白《陈书·姚察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B.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C.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D.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羽析/皆有经据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著作,“著作郎”“佐著作郎”“著作佐郎”的省称,其主要职责是编纂国史。
B.凶问,指死讯、噩耗。“凶”,指不幸,与“夙遭闵凶”中的“凶”意思相同。
C.服阕,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忧服,则是指为父母服丧而忧伤过度。
D.赗赙,也作“赙赗”,文中指两宫送给姚察家人用来办理丧事的财物车马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察聪慧勤奋。他小时就有卓绝的品性,不爱玩耍,十三岁参与辩论被学者称赞;在梁朝王室动乱时他也没有停止学习。
B.姚察擅长著史。他被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推荐为史佐,撰著史书;入隋后担任秘书丞,后又受命撰著梁、陈两代史书。
C.姚察谨守孝悌。战争饥荒时粮食匮乏,姚察总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些分给弟妹;他志在为父亲守丧,数次推辞任官。
D.姚察居官清廉。他位居显要,能以清廉自处,连门生的薄礼也拒绝;他常常资产空乏,有人劝其经营生计,他不为所动。
【小题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
(2)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

同类题3

顾宪之二三事

《梁书》

齐高帝即位,除衡阳内史。先是,郡境连岁疾疫,死者太半,棺木尤贵,悉裹以苇席,弃之路傍。宪之下车,分告属县,求其亲党,悉令殡葬。其家人绝灭者,宪之为出公禄,使纪纲营护之。又土俗,山民有病,辄云先人为祸,皆开冢剖棺,水洗枯骨,名为除祟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想民俗遂改。时剌史王奂新至,唯衡阳独无讼者,乃叹曰:“顾衡阳之化矣。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还为太尉从事中郎。出为东中郎长吏、行会稽郡事。山阴人吕文度有宠于齐武帝,于余姚立邸,颇纵横。宪之至郡,即除之。文度后还家葬母,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文度深衔之,卒不能伤也。

(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四十六)

(简注)①纪纲:仆从。②祟(suì):鬼神制造的灾祸。
(阅读指要)

顾宪之是南朝名医,为官清廉节俭,拒绝请托,处事公正,从不偏袒和放纵,深受百姓的拥护。本文选取的二三事即可看出他的人品。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衡阳内史(________)    (2)死者半(________)
(3)顾衡阳之化矣(________) (4)即除之(________)
【小题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共有四个分句,把它们依次写出来。
宪之晓喻为陈生死之别事不相由民俗遂改。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与“悉裹以苇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此世所以不传也D.大王来何操
【小题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九郡率然,吾将何事!
(2)郡县争赴吊,宪之不与相闻。
【小题5】上文主要记叙了顾宪之的三件事,请简述这三件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锡字公嘏,琳之第二子也。幼而警悟,与兄弟受业,至应休散,常独留不起。年七八岁,犹随公主入宫,高祖嘉其聪敏,常为朝士说之。精力不倦,致损右目。公主每节其业,为饰居宇。虽童稚之中,一无所好。十二,为国子生。十四,举清茂,除秘书郎,与范阳张缵齐名,俱为太子舍人。丁父忧,居丧尽礼。服阙,除太子洗马。时昭明尚幼,未与臣僚相接。高祖敕:“太子洗马王锡、秘书郎张缵,亲表英华,朝中髦俊,可以师友事之。”以戚属封永安侯,除晋安王友,称疾不行,敕许受诏停都。王冠日,以府僚摄事。普通初,魏始连和,使刘善明来聘,敕使中书舍人朱异接之,预宴者皆归化北人。善明负其才气,酒酣谓异曰:“南国辩学如中书者几人?”异对曰:“异所以得接宾宴者,乃分职是司。二国通和,所敦亲好;若以才辩相尚,则不容见使。”善明乃曰:“王锡、张缵,北间所闻,云何可见?”异具启,敕即使于南苑设宴,锡与张缵、朱异四人而已。善明造席,遍论经史,兼以嘲谑,锡、缵随方酬对,无所稽疑,未尝访彼一事,善明甚相叹挹。他日谓异曰:“一日见二贤,实副所期,不有君子,安能为国!”转中书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中,时年二十四。谓亲友曰:“吾以外戚,谬被时知,多叨人爵,本非其志;兼比羸病,庶务难拥,安能舍其所好而徇所不能?”乃称疾不拜。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谥贞子。

(选自《梁书·王锡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B.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C.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D.便谢遣胥徒/拒绝宾客/掩扉覃思/室宇萧然/中大通六年正月/卒/时年三十六/赠侍中/给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指国子学,是我国封建时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
B.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又称服除。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子孙应服丧三年。
C.经史,指经书与史书。如加上“子集”,则是我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
D.外戚,也称外家、戚畹,是帝王的母亲和妻子方面的亲戚,如皇帝的岳父、舅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锡自幼聪明,仍然勤奋学习。他和哥哥、弟弟一起从师求学,到了散学时常常独自留下,不肯起来。虽然还是儿童,可他除了求学外,没有其余嗜好。
B.王锡品学俱佳,深受高祖器重。十余岁时,他就成为国子生,后来又因品行高洁淳美受到荐举,入仕做官。高祖特地嘱咐太子,应以师友之礼对待王锡
C.王锡知识渊博,力挫北国使者。南苑宴席上,魏国使臣刘善明高谈阔论,王锡随机应对,没有犹疑不决,未曾求教一事,刘善明叹服不已,不再小看南人
D.王锡襟怀淡泊,不以仕进为意。二十多岁时朝廷授予要职,他认为自己谬得时名,屡受爵禄,非本来之志,兼以体弱多病,难治公务,因而不接受任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精力不倦,致损右目。公主每节其业,为饰居宇。
(2)一日见二贤,实副所期,不有君子,安能为国!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到仲举,字德言,彭城武原人也。祖坦,齐中书侍郎。父洽,梁侍中。仲举无他艺业,而立身耿正。释褐著作佐郎、太子舍人、王府主簿。出为长城令,政号廉平。文帝居乡里,尝诣仲举,时天阴雨,仲举独坐斋内,闻城外有箫鼓之声,俄而文帝至,仲举异之,乃深自结托。文帝又尝因饮夜宿伸举帐中忽有神光五采照于室内由是祗承益恭候景之乱仲举依文帝及景平,文帝为吴兴郡守,以仲举为郡丞,与颍川庾持俱为文帝宾客。文帝为宣毅将军,以仲举为长史,寻带山阴令。文帝嗣位,授侍中,参掌选事。天嘉元年,守都官尚书,封宝安县候,邑五百户。三年,除都官尚书。其年,迁尚书右仆射、丹阳尹,参掌并如故。寻改封建昌县候。仲举既无学术,朝章非所长,选举引用,皆出自袁枢。性疏简,不干涉世务,与朝士无所亲狎,但聚财酣饮而已。六年,满,解尹。

是时,文帝积年寝疾,不亲御万机,尚书中事,皆使仲举断决。天康元年,迁侍中、尚书仆射,参掌如故。文帝疾甚,入侍医药。及文帝,高宗受遗诏为尚书令入辅,仲举与左丞王暹、中书舍人刘师知、殷不佞等,以朝望有归,乃遣不佞矫宣旨遣高宗还东府。事发,师知下北狱赐死,暹、不佞并付治,乃以仲举为贞毅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初,仲举子郁尚文帝妹信义长公主,官至中书侍郎,出为宣城太守,文帝配以士马,是年迁为南康内史,以国哀未之任。仲举既废居私宅,与郁皆不自安。时韩子高在都,人马素盛,郁每乘小舆蒙妇人衣与子高谋。子高军主告言其事,高宗收子高、仲举及郁并付廷尉。仲举及郁并于狱赐死,时年五十一。郁诸男女,以帝甥获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又尝因饮/夜宿仲举帐中/忽有神光/五采照于室内/由是祗承益恭/候景之乱/仲举依文帝/
B.文帝又尝因饮/夜宿/仲举帐中忽有神光五采/照于室内/由是祗承益恭/侯景之乱/仲举依文帝/
C.文帝又尝因饮/夜宿仲举/帐中忽有神光/五采照于室内/由是祗承益恭/候景之乱仲举/依文帝/
D.文帝又尝因饮/夜宿仲举/帐中忽有神光五采/照于室内/由是祗承益恭/侯景之乱仲举/依文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比喻开始担任官职;也可指进士及第授官。
B.秩,指官吏体禄或职位品级,也有十年为一秩的意思,故可指任期。
C.崩,指君主的死。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所以常用山塌下来比喻。
D.廷尉,秦时设置的掌刑狱的官职,也是最高司法长官,后世改称太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仲举廉洁淡泊,性情疏简。他外调担任长城令期间,被称赞为政廉明公正;在朝中任职时,不干涉事务,与朝臣也不过分亲近。
B.到仲举善于识人,深受文帝倚重。他初识文帝,就觉得文帝异于常人;文帝即位后,他历任要职;文帝病重,他入内侍候医药。
C.到仲举临危受命,不负文帝所托。文帝去世后,王暹等妄图阻止高宗即位,到仲举辅助高宗击败其阴谋,稳住了大局,他也因此受到封赏。
D.到仲举面对贬退,不善自处,终遭祸患。他被贬后,秘密联络韩子高,妄图不轨,事败被处死,他的子孙因为信义长公主的缘故获得赦免。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举既无学术,朝章非所长,选举引用,皆出自袁枢。
(2)文帝积年寝疾,不亲御万机,尚书中事,皆使仲举断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