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寄黄几复
( 宋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①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②古语:“三折肱,知为良医。”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三次跌断胳膊,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医生,因为他必然积累了治疗和护理的丰富经验。此句侧喻黄几复善“治国”。 蕲:通“祈”
【小题1】黄诗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与李诗当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被称赞妙笔佳作,结合诗句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黄诗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巧用了六个名词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但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小。
B.黄诗寓情于景,“桃李春风”“江湖夜雨”等平常之景寄予了作者的浓浓的深情;“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明媚与“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凄凉对比,凸显了时人对友人的思念。
C.李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有月亮的阴晴圆缺,想到人的悲欢离合,真切自然。
D.李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但却没有抒发作者对友人被贬原形的忧虑关心之情。
E. 黄诗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运用列锦的手法,目的是突显自己的文学才华和造诣,与抒情无关。
【小题2】两首诗共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4-08 09:04: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唐代)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释)
①雍尊师:姓雍的道师,名字、生平不详。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②青牛:传说老子曾乘青牛西游,过函谷关(或说散关),西赴流沙而不返。后来用于咏道士的典故。③白鹤:传说汉代桂阳(今湖南郴州)人苏耽成仙,有白鹤来迎。后用作咏仙家的典故。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句起势不凡。“峭”状群峰之势,“碧”绘其色,补以“摩天”二字,壮观的景象全出。“逍遥”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
B.颔联紧扣诗题,着意写“寻”,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上句从视觉着笔,下句则从听觉落墨,着重表现行寻过程的艰难。
C.颈联以动衬静,用青牛“卧”、白鹤“眠”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
D.“语来”句虚实结合,虽未交代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但从“江色暮”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
E.“下”字不仅与首局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
【小题2】这首诗是怎样刻画“雍尊师”这一形象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同类题5

阅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小题。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
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令人迷离恍惚,惊心动魄,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的排挤,在天上也不得安宁。
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诗人自己的偾世嫉俗,对丑恶现实的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