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节选)

[唐]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咋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注)①诗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西征,诗人作此诗壮行。②旄头,星宿名,古人认为旄头落预示胡兵覆灭。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的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缘由,其中“歌”字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出师西征的封大夫的赞颂之情。
B.诗歌三、四两句,突出时间和空间要素,交待了胡兵入寇、战争迫在眉睫的局势,为描写大军出征蓄势。
C.诗歌四、六两句.句式基本相同相同位置的两个“在”字,不仅不显重复,反而写出两军对垒之势。
D.全诗通过典型场景展现边塞风光,表现出征将士建功立业、杀敌报国的英勇气概,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小题2】本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封大夫的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6 10:0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回答各题。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天宝三载(744年),李白遇杜甫于洛阳,深结厚谊。后李白往江东,杜甫赴渭北长安。②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作于秦州。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而还。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②秋水:秋日风波。
【小题1】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表现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和崇敬。
B.两首诗都是律诗,形式规整,言简而义丰。
C.“何时”与“几时”都表现出对李白音讯的期盼。
D.“冤”字指屈原和李白都曾蒙受魑魅小人的冤枉。
【小题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意思是“我在渭北看到春树想到江东,你在江东望着暮云念着渭北”,上下文互含其词而见意。下面不属于这种用法的一项是
A.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D.绿光风动麦,白碎日池翻。(杨万里《春晚往永和》)
【小题3】与“文章憎命达”一句所表达的文学观不同的一句是
A.诗到能迟转是才
B.诗穷而后工
C.贫老愁病入诗佳
D.赋到沧桑句始工
【小题4】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同而侧重点不同,请具体写出有哪些不同。
【小题5】《春日忆李白》说李白的诗“飘然思不群”,《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有这样的特点,请你写出开篇第一句:“     。”
【小题6】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对偶。请写出杜甫《春夜喜雨》中最著名的一联对偶句。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江上阻风雨

唐岑参①

气昏雨已过,突兀山复出。

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

云低岸花掩,水涨滩草没。

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

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

(注释)此诗大约是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岑参从成都赴嘉州刺史任,船在岷江上为风雨所阻时所作的。

江上阻风

清宋琬②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释)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被诬陷下狱三年。清康熙十一年(1672)冤情得以昭雪,年近花甲的宋琬被起用,授与四川按察使。本诗即写于赴任途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琬的《江上阻风》首句“无聊”直接点明此时的心情,“倚舵楼”是他此时心理的真实写照。
B.岑参的《江上阻风雨》,前两句点题,江上风雨欲来,舟泊岸边,诗人滞留。
C.宋琬诗写瞿塘峡山势险要,诗人西望,长路漫漫,不见尽头!一语双关表面写瞿塘峡的险要景观,实际是指仕途虽经历坎坷,终峰回路转,可以宏图大展。
D.“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新奇。
(2)“积浪成高丘,盘涡为嵌窟”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3)这两首诗都以行舟水上,行程因风雨受阻为内容,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