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其二)
杜甫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注]①这首诗写于诗人携家居夔州时,原诗自注“终明府,功曹也,兼摄奉节令”。②宓子:孔子弟子。姓宓(fù),名不齐,字子贱。“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③终军:汉人,年十八赴长安,入关时关吏付与繻(繻,出入关卡要道的凭证),终军认为大丈夫西游,当不复还,弃繻而去,后果然有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诗字面上题水楼,实际上委婉地抒发了诗人滞留他乡的飘零之感。
B.诗人借用宓子贱鸣琴治单父的典故,意在夸赞终明府在夔州善于理政。
C.诗人借用终军过关而弃符信的典故,意在勉励终明府应有高远的志向。
D.首联先说宓子再说终军,颔联先说终军再说宓子,交相对应,错落有致。
E. 颈联写因众宾客衣衫被雨淋湿,诗人赋诗歌咏欢宴的兴致受到影响。
【小题2】有人高度评价诗歌尾联,赞其“光景绝妙,寄情无限”,请结合尾联内涵谈谈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6-03 04:02: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老莱衣”运用典故,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天伦之乐,在这干戈遍地的乱世,已很难找到。
B.“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事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何处访庭闱”一句探问,既表达出对韩十四探亲之途渺茫的担忧,又透露了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十分真挚。
D.“树影稀”中一个“稀”字借写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联想到友人探亲途中孤身一人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E.末句“犹恐”二字,传达出诗人对自己的勉励,激励自己虽然友人归乡了,但自己不能归乡,自己还要发奋努力。
(2)诗歌第三联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赏析其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