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B.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C.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D.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E. 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的白发老人。
【小题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2 08:32: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楼①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②浮云变古今。
北极③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④,日暮聊为梁甫吟⑤。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朝廷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西方吐蕃虎视眈眈。2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3北极:即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4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后主。5梁甫吟:古乐府中的一首,《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高屋建瓴,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
B.颔联登高临远,俯瞰山川,视接八方,呈现出贯通历史、宇宙的悠远阔大的境界。
C.颈联作者写唐朝政权稳固,始终不可篡改,告诫吐蕃不要枉费心机,前来侵略。
D.尾联咏怀古迹,回想刘禅回到祠庙,暮色中诸葛亮吟唱《梁甫吟》的情景,感慨不已。
E.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田园、吟诗作赋的情怀。
【小题2】联系全诗,概括作者“伤心”的原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秋夜客舍
(唐)杜甫
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
。
(注释) ①凤城:指长安。
【小题1】下列对本诗对仗情况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不对仗
B.两联对仗
C.三联对仗
D.四联对仗
【小题2】下列对作品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新自然
B.雄奇豪放
C.清丽含蓄
D.悲壮慷慨
【小题3】结合全诗内容,赏析“北书不至雁无情”的表达效果。
同类题3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咏怀古迹(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发端两句,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溢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
B.诗人用三四句写尽了王昭君一生的悲剧:她离开紫台,进人北方的沙漠,最后葬在了塞外。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给人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C.“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说明由于画工的丑化,王昭君的美貌才不被汉元帝所知。在此,作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颠倒是非、混淆圣听的奸佞小人,正是他们造成了王昭君一生的悲剧。
D.虽骨留青冢,但王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一个“空”字,写出了王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和思乡而不得归的忧思。
【小题2】请简析《咏怀古迹(其三)》诗中对偶句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西阁夜
杜甫
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
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
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
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766年,诗人移居菱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诗写于移居西阁时。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
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
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
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
E. 诗歌前四句写西阁夜景,景致清新雅致;后四句感时伤怀,虑时危,忧盗贼。
【小题2】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同类题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歌、行、吟、引”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近体诗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格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押韵,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B.诗的风格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派别,前者的代表人物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后者代表人物如屈原、李白等。词则有豪放、婉约之别,前者代表人物有苏东坡、辛弃疾、柳永、姜夔等,后者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李煜等。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创了豪放词派。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被贬儋州时所作。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是一首为歌女所写的抒情诗。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杜甫(712-770)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