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涛年四十,始为都主簿、上计橡。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晚与尚书和迫交,又与钟会、裴秀并申款昵。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咸熙初,封新沓子,转相国左长史,典統别营。
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装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
。冀州俗薄,无相推殼。涛甄拔隐屈,搜访賢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入为侍中,迁尚书。以母老辞职,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久乃见听,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礼秩崇重,时莫为比。
涛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帝尝讲武于宣武场,
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帝称之日:“天下名言也。”而不能用。
初,涛布衣家贫,谓妻韩氏日:“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脚堪公夫人不耳!”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禄賜俸秩,散之亲故。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诏赐衣服钱器等,以供丧事,策赠司徒,祭以太牢。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山涛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 |
B.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都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铸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 |
C.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 |
D.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与卢钦论兵/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于时/咸以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合/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年幼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年少而无父称“孤”,年老而无子称“独”。 |
B.辟:指皇帝聘用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或者地方去任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
C.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都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
D.赠:也叫封赠、赠谥,古代朝廷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追赠爵位或名号。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涛性格孤介不十分合群,但与钟会、裴秀关系很好,钟会与裴秀二人居势争权,他公平自处,使他们各得其所,都对山涛没有怨恨。 |
B.山涛善于举贤任能,冀州的风俗鄙薄,没有互相推举的风气,山涛通过各种方式表彰或任命了三十多人,这些人在当时都有名声。 |
C.山涛为人孝顺,母亲上了年纪他便一心想要回家,多次上疏都不被允许,但是皇帝因为他为官清廉没有能力供养老母,赐给日用品。 |
D.山涛为官有道,担任选官十多年,每出现官缺就先把候选人粗拟出来,等到皇帝有了任用倾向,再明白上报,一切都以皇帝意愿为先。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
(2)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而祷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