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8-25 08:24: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故囚报李勉

或说天下未有兵甲时,常多刺客。

李汧公勉①为开封尉,鞠狱。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偿缣千匹可乎?”曰:“末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杀之。”故囚心动。

其仆哀勉,密告之。勉衩衣乘马而逸。比夜半,行百余里,至津店。店老父曰:“此多猛兽,何敢夜行?”勉因话言。言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我几误杀长者”乃去。

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

注:①李勉,唐天宝中为开封尉,代宗时为岭南节度使,有政声,封李汧(qiān)国公。]
【小题1】对下列加黑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说天下未有兵甲时 有的人
B.勉纵而之     逃跑
C.夜半 等到
D.至店 渡口
【小题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小题3】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是一项是   (  )
A.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
B.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
C.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
D.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
【小题4】翻译
(1)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
(2)此活我者,何以报德?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顺兴,京兆杜陵人也。年十余,乍愚乍智,时莫识之。其言未来事,时有中者。盛冬单布衣,跣行冰上及入洗浴,略不患寒。家尝为斋,方食,器用不周。顺兴言:“昆明池中有大荷叶,可取盛饼食。”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 惊异后稍出城市,常冠道士冠,人有忆者,不过数日,辄至其家。号为李练。好饮酒,但不至醉。贵贱并敬之。得人所施,辄散乞贫人。
萧宝夤反,召顺兴问曰:“朕王可几年?”对曰:“为天子自有百年者,十年者,一年者,百日者,事由可知。”及宝夤败,裁百日也。有侯终德者,宝夤之党。宝夤败后,收集反者。顺兴称其必败,德乃棒杀顺兴,置城隍中。顷之,起活如初。后贺拔岳北征,顺兴与魏收书,上为毛鸿宾等九人姓名者悉放贵还。顺兴从后提一河东酒缸,以绳系之,于城巷牵行。俄而蒲坂降。又无何,至太傅梁览家庭中卧,以布衫倒覆身上。后览于赵崔反,通使东魏,事泄被诛,览以衣倒覆,果如顺兴之形。周文尝至温泉,顺兴求乞温泉东间骊山下二亩地,周文曰:“李练用此何为?”对曰:“有用。”未几,至温汤遇患,卒于其地。
初,大统十三年,顺兴谓周文曰:“可于沙苑北作一老君象,面向北,作笑状。”周文曰:“何为?”答曰:“令笑破蠕蠕。”时甚惑,未解其意。及蠕蠕国灭,周文忆语,遂作顺兴象于老君侧。
《北史·列传七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B.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C.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D.其所居去/池十数里/日不移影/顺兴负荷叶而归/脚犹泥/举坐惊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是周朝王畿、秦代京畿之后对都城辖域的谓称。
B.“斋”可以指书房,可以指素食,还可以指拜忏诵经、祈祷求福一类活动。文中的“斋”指的是李顺兴家里的书房。
C.“朕”是“我,我的”之意。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
D.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也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李顺兴在十多岁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他不同于常人的行为,如冬天穿单衣,光脚在冰上走不怕冷。
B.李顺兴长大后渐渐出入城里和集市上,常常戴着道士冠,自己号称李练。喜欢喝酒,但不会喝醉。
C.萧宝夤造反时,曾向李顺兴询问自己能做多长时间皇帝,李顺兴告诉他,只能做一百天,因而被杀。
D.李顺兴向周文帝乞要骊山脚下的二亩土地,周文帝虽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但还是答应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宝夤败后,收集反者。顺兴称其必败,德乃棒杀顺兴。
(2)及蠕蠕国灭,周文忆语,遂作顺兴象于老君侧。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乾,字乾邕,渤海蓚人也。乾少时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轻财重义,多所交游。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遇乾甚厚。起家拜员外散骑侍郎。

魏孝庄帝之居藩也,乾潜相托附。庄帝立,遥除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及尔朱荣入洛,乾见荣杀害人士,谓天下遂乱,乃率河北流人反于河、济之间。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荣死,乾驰赴洛阳,庄帝大喜。时尔朱徒党拥兵在外,庄帝以乾为金紫光禄大夫,令招集乡闾为表里形援。

太昌元年,高欢拥立平阳王为帝,是为魏孝武帝。武帝将贰于高欢,望乾为己用,会于华林园,宴罢,独留乾,谓之曰:“司空盖世忠良,今日复建殊效,相与虽则君臣,实亦义同兄弟,宜共立盟约以敦情契。”殷勤逼之。乾对曰:“臣世奉朝廷,遇荷殊宠,以身许国,何敢有贰。”乾虽有此对,然非其本心。事出仓卒,又不谓武帝便有异图,遂不固辞,而不启欢。及武帝置部曲,乾乃私谓所亲曰:“主上不亲勋贤,而招集群竖,出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外示疏忌,实欲树党。祸难将作,必及于我。”乃密启欢。欢召乾诣并州,面论时事,乾因劝欢以受魏禅让。

乾知变难将起,潜启欢,求为徐州,乃除徐州刺史。指期将发,而帝知乾泄漏前事, 乃诏欢云:“曾与乾邕私有盟约,今复反覆两端。”欢便取乾前后数论启时事者,遣使封送武帝。帝召乾邕示之,禁于门下省,对欢使人责乾前后之失。乾曰:“臣以身奉国,义尽忠贞,陛下既立异图,而乃云臣反覆。欲加之罪,其无辞乎?”遂赐死,时年三十七。乾临死,神色不变,见者莫不叹惜焉。

(节选自《北齐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
B.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
C.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
D.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家,指始任官职,可译为“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其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解褐”“释褐”等。
B.太昌,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C.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禅”指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传位叫“封禅”,接受帝位叫“受禅”。
D.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其称为“门下省”﹐始自西晋,后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乾多与权贵往来。魏领军元叉权倾朝野,因与高乾意气相投,所以礼待他;庄帝在没有做皇帝时,高乾又暗中与他相托附。
B.高乾深得皇帝信任。尔朱荣死后,其徒党拥兵在外,孝庄帝任命高乾担任金紫光禄大夫,令他招募乡勇互为表里作为朝廷的后援。
C.高乾遇事意志坚定。孝武帝对高欢有二心,想要让高乾为己所用,并与高乾以兄弟之名订立盟约,高乾信念坚定,严词拒绝。
D.高乾死前临危不惧。高乾卷入武帝和高欢的政治斗争,指责武帝“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被赐死,临死,神色不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乾少时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轻财重义,多所交游。
(2)臣世奉朝廷,遇荷殊宠,以身许国,何敢有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