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对 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尊无绿”一句,“绿”借喻指酒,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
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小题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08 08:46: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①《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②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③五溪衣服:这里指居住在五溪的少数民族。④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这里指安禄山。⑤庾信;南北朝诗人。侯景之乱,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到了暮年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表现了自己飘泊异地、孤苦无依的处境;结末借咏怀古人庾信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情感深切真挚。
B.首联概括了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的生活状况。战乱之际,诗人在东北一带流离失所,后辗转入蜀,又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C.颔联写出了三峡一带特有的风景,山势高峻,不见楼台,只有日月高悬。而当地的少数民族都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D.颈联追究诗人“支离”“漂泊”的起因,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庾信来咏怀。结构上承上启下。
E. 尾联承接上联,引入了庚信的典故,意在表明庾信一生中最“萧瑟”的事是长期羁留北朝,到了暮年才诗动江关,赢得名声。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