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也。亮美姿容,善谈论,性好《》《》,风格峻整,动由礼节。年十六,东海王越为掾,不就,随父在会稽,嶷然自守。时人皆惮其方俨,莫敢造之。
元帝为镇东时,闻其名,辟西曹掾、及引见,风情都雅,过于所望,甚器重之。累迁给事中、黄门侍郎、散骑常侍,转护军将军。
及帝疾笃,不欲见人,群臣无得进者,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既而正色陈羕与宗等谋废大臣,规共辅政,社稷安否,将在今日,辞旨切至。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与司徒王导受遗诏辅幼主。加亮给事中,徙中书令。太后临朝,政事一决于亮。
先是,王导辅政,以宽和得众,亮任法裁物,颇以此失人心。会南顿王宗复谋废执政,亮杀宗而废宗兄羕。宗,帝室近属,羕,国族元老,又先帝保傅,天下咸以亮翦削宗室
后将军郭默据湓口以叛,亮表求亲征,于是以本官加征讨都督,率将军路永、毛宝等步骑二万,会太尉陶侃俱讨破之。亮还芜湖,不受爵赏。侃移书曰:“夫赏罚黜陟,国之大信,窃怪矫然,独为君子。”亮曰:“元帅指捻,武臣效命,亮何功之有!”遂苦辞不受。进号镇西将军,又固让。
亮有开复中原之谋,乃解豫州授辅国将军毛宝,使与西阳太守樊峻精兵一万,俱戍邾城。会寇陷邾城,毛宝赴水而死。亮陈谢,自贬三等,行安西将军。有诏复位。寻拜司空,余官如故,固让不拜。
亮自邾城陷没,忧慨发疾。会王导薨,亮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又固辞,帝许之。咸康六年薨,时年五十二。追赠太尉,谥曰文康。
(节选自《晋书•庾亮传》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
B.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
C.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
D.抚军将军/南顿王宗/右卫将军虞胤等/素被亲/爱与西阳王羕将有异谋/亮直入/卧内见帝流涕/不自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老》指的是诸子百家中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庄子》和《老子》。就成书的年代而言,《老子》要早于《庄子》。
B.保傅,古代辅导天子和诸侯子弟的官员,统称为保傅。又为辅弼国君的重臣,有太保、太傅等。汉以后为荣称。常为大官的加衔。
C.宗室,特指与君主同宗族之人,也就是皇族。南顿王宗、西阳王羕都是晋朝皇室宗亲,分别叫司马宗、司马羕。
D.“辟”和“征”,是中国汉魏晋时期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意义有些接近,常连用为“征辟”,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庾亮十六岁时拒绝了东海王越的征召,跟随父亲在会稽生话,谨慎地守护着自己的领地,严肃恭敬,没有人敢去打扰他。
B.皇帝在临终前被庾亮的一番话打动,意识到朝廷的危机,诏令庚亮和王导一同辅助幼主,太后把持朝政时,政事全都交给庾亮决断。
C.郭默叛乱时,庾亮上表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出征,庚亮自己担任征讨都督,同其他将领合力平定了叛乱,但他拒绝了给他的奖赏。
D.庾亮调兵遣将守卫邾城,但邾城仍被贼寇攻占。这让庾亮很是自责,忧郁得病,并拒绝了朝廷授予他司空、司徒等新的官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引见,风情都雅,过于所望,甚器重之。
(2)亮曰:“元帅指捻,武臣效命,亮何功之有!”遂苦辞不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24 10:16: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顾众,字长始,吴郡吴人。父秘,交州刺史,有文武才干。众出后伯父,早终,事伯母以孝闻。及帝践阼,大将军王敦请为从事中郎。会诏除鄱阳太守,加广武将军。众径之鄱阳,不过敦,敦甚怪焉。及敦构逆,令众出军,众迟回不发。敦大怒,以军期召众还,诘之,声色甚厉。众不为动容,敦意渐释。时敦又怒宣城内史陆喈,众又辨明之。敦长史陆玩在坐,代众危惧,出谓众曰:“卿真所谓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虽仲山甫何以加之!”

苏峻反,王师败绩,众还吴,潜图义举。吴中人士同时响应。峻遣将弘徽领甲卒五百,鼓行而前。众与顾飏、张悊要击徽,战于高莋,大破之,收其军实。众遣飏率诸军屯无锡。庾冰至,镇御亭,恐贼从海虞道入,众自往备之。而贼率张健、马流攻无锡,飏等大败,冰亦失守,健等遂据吴城。时贼党方锐,义军沮退,人咸劝众过浙江。众曰:“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临平人范明亦谓众曰:“此地险要,可以制寇,不可委也。”众乃以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健退于曲阿,留钱弘为吴令。军次路丘,即斩弘首。众进住吴城,遣督护朱祈等九军,与兰陵太守李闳共守庱亭。健遣马流、陶阳等往攻之。闳与祈等逆击,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峻平,论功,众以承檄奋义,推功于谟,谟以众唱谋,非己之力,俱表相让,论者美之。咸康末,迁领军将军、扬州大中正,固让不拜。以母忧去职。穆帝即位,何充执政,复征众为领军,不起。服阕,乃就。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书不许。迁尚书仆射。永和二年卒,时年七十三。

(摘自《晋书•卷七十六》)

【小题1】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B.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C.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D.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践阼:皇帝登临皇位。唐孔颖达:“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
B.母忧: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C.永和:东晋穆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致仕”意思与之恰好相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众小时候过继给伯父,伯父早死,他侍奉伯母以孝闻名。王敦请顾众做从事中郎,恰好有诏让顾众任鄱阳太守,他未与王敦见面即赴任,王敦很抱怨他。
B.及至王敦叛乱,命令顾众出兵接应,顾众迟疑徘徊不前。王敦大怒,以行军失期召回顾众,并加以责问指斥,声色十分严厉,顾众面不改色。
C.苏峻见东方义军起兵,就派弘徽领兵抵御。顾众率众在高莋大败弘徽,获取其物资,后命顾飏屯兵无锡,庾冰镇御亭,他自己则守海虞阻截苏峻军经此进攻。
D.苏峻之乱被平定,朝廷论功封赏,顾众以为蔡谟传檄兴兵讨贼,理应居首功,蔡谟以为顾众首倡义举,并非自己之力,二人都上表互相推让,想让议论者赞美他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众乃以明为参军。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项脊轩志》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夔察侃为孝廉,至洛阳,数诣张华。华初以远人,不甚接遇。侃每往,神无忤色。华后与语,异之。除郎中。伏波将军孙秀以亡国支庶,府望不显,中华人士耻为掾属,以侃寒宦,召为舍人。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侃州里也,为乡论所归。侃诣之,晫曰:“《易经》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与同乘见中书郎顾荣,荣甚奇之。吏部郎温雅谓晫曰:“奈何与小人共载?”晫曰:“此人非凡器也。”尚书乐广欲会荆扬士人,武库令黄庆进侃于广。人或非之,庆曰:“此子终当远到,复何疑也!”。庆后为吏部令史,举侃补武冈令。与太守吕岳有嫌,弃官归,为郡小中正。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居身处。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侃备威仪,迎母官舍,乡里荣之。敏遣其弟恢来寇武昌,侃出兵御之。随郡内史扈瑰间侃于弘曰:“侃与敏有乡里之旧,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志,则荆州无东门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又加侃为督护,使与诸军并力距恢。侃乃以运船为战舰,或言不可,侃曰:“用官物讨官贼,但须列上有本末耳。”于是击恢,所向必破。侃戎政齐肃,凡有虏获,皆分士卒,身无私焉。后以母忧去职。尝有二客来吊,不哭而退,化为双鹤,冲天而去,时人异之。
(节选自《晋书•陶侃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荣甚奇之     奇:感到稀奇
B.与太守吕岳有嫌 嫌:不合,有矛盾
C.使与诸军并力距恢    距:拒,抵御
D.后以母忧去职 忧:忧虑,心情不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办法和名额相同。
B.除,授予官职。“予除右丞相兼柩密使”(《指南录后序》)、“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中的“除”与文本中“除”的意思相同。
C.《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D.鹰扬将军,武官名,两晋南北朝多设此官,晋有郭洽、司马泰、桓石秀、王舒,西秦有徐成、王腾、吕光等均曾任此职。魏、晋、南朝宋及后魏时此官皆居五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侃有执着坚定的精神。他多次拜见张华,让张华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以至张华后来授予他郎中职位。
B.豫章国郎中令杨晫赏识人才。他认为陶侃是一个固守正道、能圆满地办好事情的人,他曾与陶侃一块坐车去拜见中书郎顾荣。
C.武库令黄庆很知人善任。黄庆认为陶侃终究要才能大成,在自己当了吏部令史后,举荐陶侃做了武冈县令,后来还将陶侃推荐给乐广。
D.刘弘不听信谗言。随郡内史扈瑰在刘弘跟前挑拨离间,刘弘回答说:“陶侃的忠诚和才能,我了解得已经很久了,哪里会有这种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
(2)侃戎政齐肃,凡有虏获,皆分士卒,身无私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曾祖母王氏,食不饱者一旬矣。殷时年九岁,乃于泽中恸哭。于是忽若有人云:“止,止声。”殷收泪视地,便有堇生焉。又尝夜梦人谓之曰:“西篱下有粟。”寤而掘之,得粟十五钟。铭曰:“七年粟百石,以赐孝子刘殷。”自是食之,七载方尽。时人嘉其至性通感,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弱冠,博通经史,性倜傥,有济世之志,俭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颓然而不可侵也。乡党亲族莫不称之。郡命主簿,州辟从事,皆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司空、齐王攸辟为掾,征南将军羊祜召参军事,皆以疾辞。同郡张宣子,识达之士也,劝殷就征。殷曰:“当今二公,有晋之栋楹也。吾方希达如榱椽耳,不凭之岂能立乎!吾今王母在堂,既应他命,无容不竭尽臣礼,便不得就养。”宣子曰:“如子所言,岂庸人所识哉!而今而后,吾子当为吾师矣。”遂以女妻之。宣子者,并州豪族也,其妻怒曰:“我女年始十四。姿识如此,何虑不得为公侯妃,而遽以妻刘殷乎!”宣子曰:“非尔所及也。”诫其女曰:“刘殷至孝冥感,兼才识超世,此人终当远达,为世名公,汝其谨事之。”张氏性亦婉顺,事王母以孝闻,奉殷如君父焉。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太傅杨骏辅政,备礼聘殷,殷以母老固辞。骏于是表之,优诏遂其高志,听终色养,敕所在供其衣食,蠲其徭赋,赐帛二百匹,谷五百斛。赵王伦篡位,孙秀夙重殷名,以散骑常侍征之,殷逃奔雁门。及齐王冏辅政,辟为大司马军谘祭酒。既至,谓殷曰:“先王虚心召君,君不至。今孤辟君,君何能屈也?”殷曰:“今殿下以神武睿姿,除残反政,故不敢不至也。”冏奇之,转拜新兴太守,明刑旌善,甚有政能。
属永嘉之乱,没于刘聪。聪奇其才而擢任之,累至侍中、太保、录尚书事。
(《晋书·刘殷传》,有删改)
【小题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王氏卒,殷夫妇毁瘠,几至灭性。
(2)先王虚心召君,君不至。今孤辟君,君何能屈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陆玩字士瑶。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平当,郡檄纲纪,东海王越辟为掾,皆不就。元帝引为丞相参军。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玩。玩对曰:“培缕无松柏,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导乃止。玩尝导食酪,因而得疾。与导笺曰:“仆虽吴人,几为伧鬼。”其轻易权贵如此。
累加奋武将军,征拜侍中,以疾辞。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乃从命。敦平,尚书令郗鉴议敦佐吏不能匡正奸恶,宜皆免官禁锢。会温峤上表申理,得不坐。复侍中,迁吏部尚书,领会稽王师,让不拜。尚书左仆射,本州大中正。及苏峻反,遣玩与兄晔俱守宫城。玩潜说匡术归顺,以功封兴平伯。转尚书令。
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玩有德望,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玩既拜,有人诣之,索杯酒,泻置柱梁之间,咒曰:“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莫倾人梁栋邪!”玩笑曰:“戢卿良箴。”既而叹息,谓宾客曰:“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谈者以为言。
玩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成帝闻而劝之。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玩翼亮⑤累世,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由是缙绅之徒莫不隆其德宇。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惟愿陛下崇明圣德,弘敷洪化,曾构祖宗之基,道济群生之命。臣不胜临命遗恋之情,贪及视息,上表以闻。”薨年六十四,谥曰康,给兵千人,守冢七十家。太元中,功臣普被减削,司空何充等止得六家,以玩有佐命之勋,先陪陵而葬,由是特置兴平伯官属以卫墓。
(《晋书·列传四十七》)
注:①纲纪:官职名,指州郡的主簿。②培缕(1ǒu):小土丘。③薰莸: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④伧鬼: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轻蔑称呼。⑤翼亮:辅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循每称其清平当 允:公允。
B.谈者以为言    知:知己。
C.玩尝导食酪    诣:前往。
D.不以名位格物    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过失。这里指纠正人的过失。
【小题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B.“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C.丞相参军、奋武将军、侍中、吏部尚书等,都是官职名。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D.官职的任免调动常用以下词语,“拜 、迁、 转、领”等。“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这里是升职。“转”:转任,转换所任职务。“领”:统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敦被平定后,郗鉴以王敦的属吏没有履行匡正奸恶的职责为名,将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峤营救得以释放。
B.陆玩弱冠之年就颇有美名,且性情刚直,不慕权贵,曾因到王导家食酪而造成身体不适,就写信对其嘲讽。
C.陆玩被提拔为侍中、司空后,曾有人前往拜访他,其间此人索酒倒在梁柱之间,以警示陆玩要珍惜朝廷任用,有所作为。
D.陆玩去世后,因其对朝廷有辅佐创业之功,死后备极哀荣,不仅能够陪葬先帝,而且朝廷还特地设置机构以保卫其墓地。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
(2)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之子也。十岁而,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頠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
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庭惮焉。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B.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C.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D.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此曲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也是我国著名十大名曲之一。
B.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不同人死有不同的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C.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也可分为上谥和下谥。上谥即表扬类,如“文”“康”“终”等。下谥,即批评类,如“炀”“灵”“幽”等。
D.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嵇绍十岁而孤,是说他十岁时就没了父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左仆射裴頠器重嵇绍,认为他知人善用。嵇绍不认可被大家交口称赞将大有作为的戴晞,事实证明了嵇绍的知人之明。
B.嵇绍刚正不阿。侍中贾谧以外戚而受宠信,居于高位,众人趋附。贾谧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在贾谧死后,嵇绍因不亲附奸臣而升迁。
C.嵇绍忠诚报国。朝廷北征时大败于荡阴,百官及侍卫全都溃散,只有嵇绍奋命捍卫,最终被害于皇帝之侧。
D.嵇绍敢于直言劝谏。齐王主政时大兴土木,他当面直言劝谏;在齐王的宴会上,他再次直言劝谏,拒绝为齐王操琴取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