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①湖,即杭州西湖。
【小题1】下列对原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作者在满心的愉悦中对春天的西湖做了集中而又概括的介绍。
B.颔联和颈联,作者将远望近观、仰视俯瞰诉诸笔端,对西湖全部景点做了细致描绘。
C.颔联中“排”字形象、生动,用比喻的手法,写山峦起伏,环湖而绕,且排列整齐。
D.尾联,作者借“一半勾留”来表达自己对西湖春色的喜爱,对西湖、对杭州的依恋。
E. 全诗以“湖”字开头,以“湖”字作结;以“湖”为中心,绘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
【小题2】在题写西湖春景时,为了突出画面中景物的某些具体特点,作者运用了一些写作技巧。试结合原诗就其中一种技巧的使用效果做简要说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06 02:16: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各题。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刘二十八:即刘禹锡,因其排行二十八,故称。蹉跎:受挫折,这里指失意贬官。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旧历九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入京,又复贬任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刺史。直至公元827年(唐文宗大和元年),方得回京,预计回到京城时,已达二十三年之久。
【小题1】下列对诗人及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有“诗魔”“诗王”之称,与李白、杜甫一起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B.本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刘禹锡的赠诗。诗人对刘禹锡被贬官二十多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极度的不平和无限的感慨。
C.“为我引杯添酒饮”中的“引”,本义为“拉开弓”。这里形容白居易用力拿过朋友的酒杯,不容拒绝。说明诗人的热情、真诚和豪爽。
D.“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隐含着赞美,诗人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小题2】“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两句在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刘禹锡在《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组诗句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涧底松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坐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注:①金张,指汉宣帝时的高官金日碑和张安世,二人奢华无度。②原宪,字子思,孔子门徒,为人贤能。③貂蝉,古代王公显官冠上之饰物。④白榆,星名,这里指榆树。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点明了松树的形态特征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首句借外在形态来表现其难得,第二句通过自然环境表现其处境艰难。
B.诗歌三、四句揭示了松树凄惨的命运,终老而死也没有遇到良工来测量使用,点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涧深山险”没有道路。
C.“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两句中,“造物”指创造万物的神,诗人将愤怒的感情直指苍天,表现了对人才被埋没的痛惜。
D.“金张世禄原宪贤”一句中,“金张”指代贵族,“原宪”指代贤者,通过对贵者和贤者的赞美,表现出诗人追求人尽其用的政治理想。
【小题2】诗歌最后两句,在表达方面很有特色,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