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初冬夜饮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多病)用汉代汲黯自喻。《汉书·汲黯传》:汲黯因屡谏而出为东海太守,“多病,卧阁内不出”。后徙为淮阳太守,“黯付谢不受印绶,诏数强予,然后奉诏。召上殿,黯泣曰:‘……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求欢)指饮酒。
【小题1】诗题为“初冬夜饮”,结合全诗,请分析诗人是如何扣题的。
【小题2】请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27 10:33: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列小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奈何取之尽锱铢 锱铢: 极其细小,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B.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C.戍卒叫,函谷 举:攻占
D.一旦不能有,来其间   输:运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奈何取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
B.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C.①后人哀之不鉴之     ②远人不服不能来也
D.①直栏横槛,多九土之城郭;   ②某所,而母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旦不能有B.弃掷逦迤
C.韩魏之经营D.奈何取之尽锱铢

同类题4

诗歌鉴赏二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州)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诗中借指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③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勾连古今,写登楼所见之景:放眼天际,惟见草色连空。诗人眼中风景如故,但六朝繁华已为陈迹。
B.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望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
C.诗中使用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景物描写实虚结合,将风物景色表现得有色有声,传达出诗人明朗的心境。
D.诗人由六朝文物消磨而云天不为之变起兴,全诗笔意挥洒自如,含蓄有致,对仗精妥,意象颇有新意。
【小题2】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在二、三两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