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
①商隐于开成三年应博学宏词科不中,乃回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府治在关内道泾州,因此地在隋代为安定郡,故此诗依旧习称“安定城楼”。
②贾生:指西汉人贾谊。
③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照应题目,登楼即景,作者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
B.“虚”既是对贾谊上疏论时事,却没被当权者采纳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
C.作者以王粲自况,借“更远游”表达了自己要离开幕府,回归江湖的决心。
D.颈联表达了诗人因不得志而失落不已,想立即驾“扁舟”归隐,在另一个天地中寻求安慰的心情。
E. 本诗境界阔大,语言含蓄犀利,痛快沉着,笔力遒劲,意味深长。
【小题2】请赏析本诗尾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4 05:4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洛阳崇让坊王茂元宅。此时诗人在朝廷受到排挤,暂住岳父王茂元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②红蕖:红莲。③濩落:空虚冷落。④嵩:即河南嵩山,古代学道隐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句写露凝如细小的冰粒,说明露重天寒。第二句写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
B.第三句“聚散”重点是在“散”上;第四句写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
C.第五句“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惟灯见”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
D.第八句“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指诗人的高远志向。
E. 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怨悲情。
【小题2】“莲”作为意象内涵丰富,下列诗句借“莲”表现诗人高洁品质的一项是
A.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 (晋·陆云《芙蓉诗》)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暴之烈日无改色,生于浊水不受污。 (宋·包恢《莲花》)
【小题3】钱良择评论此诗“情深于言”。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情深”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