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①路云遮寺,清弋江②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③,我心悬旆④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九华山:为宣州去往舒州的必经之处。 ②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③的的(dí):鲜明的样子。 ④旆:旗子。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一项是(  )
A.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B.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C.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
D.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小题2】本诗前两联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小题3】本诗前两联写景,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2-06 07:06: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浦途中①
杜 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
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人行秋风中的寒凉心态和冷寂情绪。
B.整体而言,诗人善于观察,精于描绘,于细微处传精神,于平淡中显韵致。山路秋雨,风吹草动,叶落江流,这些寻常景物,被诗人用“萧萧”点染,用“淅淅”润饰,立刻营造一种寒凉凄清氛围,烘托奔波劳顿之苦,有声有色之感。
C.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D.山路上萧萧瑟瑟的秋雨下个不停,淅淅沥沥的溪风吹着小溪岸边的蒲苇, 寥寥几笔,就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画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E. 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而有着无限的风致,点出“杜陵”,是因为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里。
【小题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