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送杨少府贬郴州
王维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注)①若为:怎堪 ②青草瘴:《番禺杂编》“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
【小题1】下面是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秋景,虚写别后之景。
B.本诗想象朋友被贬后路途遥远,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等种种艰难,表达了对朋友未来命运的担忧。
C.诗歌运用典故,把杨少府与贾谊相比,肯定了友人了才华。
D.“青草瘴时过夏口”点明送别的时间,说明作者是春天送别杨少府的。
【小题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12 02:39: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①欻(xū):忽然。②潨( còng):急流。
【小题1】下列李白诗歌中,与《望庐山瀑布水(其一)》题材不同的一项是
A.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B.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D.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小题2】诗话,常用三言五语对诗歌进行简练而中肯的点评。请为“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写一则诗话。
【小题3】盛唐山水诗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同是歌咏山水,李白与王维的诗风格迥异。请以《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为例,任选一个角度,比较赏析两人山水诗的风格。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②祢:祢衡,东汉人,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中“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朋友的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柳条春”暗含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
B.颔联主要写苏秦当年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苏秦的凄苦之状如在眼前。
C.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
D.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 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政治现实表示了愤慨。
【小题2】结合全诗,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诗中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