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代赠
唐•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
B.“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
C.“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有情人的不得相会。
D.芭蕉的绿叶展不开丁香的花蕾,指丁香花尚未绽放,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
E. 芭蕉和丁香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边,各有各的哀愁,各有各的诉求。
【小题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13 08:01: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锦瑟》,完成下面小题。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不知原因,没有来由。
B.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C.庄生晓梦迷蝴蝶 晓梦:早晨将醒来前做的梦。
D.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岂带待,反问之词。
【小题2】下面是对《锦瑟》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的理解,有误的是
A.运用了比兴手法,由锦瑟生发了对自己人生的回忆。
B.“五十弦”喻往事繁多,其中也隐含已逝的年华很多。
C.由于诗人慨叹自己已年逾半百,才会有下文的忆旧的心理。
D.无端的锦瑟弦更长,音更优美绵长,有绕梁三日之神妙。
【小题3】下面是对诗中运用的典故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醒来以后,自己依然是自己,可蝴蝶却不知何往。“迷”是痴迷的意思。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痴迷。
B.“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代杜宇,国亡身死,魂化杜鹃,啼声凄婉。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如杜鹃送春归般的哀怨之情。
C.“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月,月本天上明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D.“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玉之山。在阳光的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此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
【小题4】下列各句中对《锦瑟》一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大意是,一晃我年已半百,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
B.颔联写诗人自己曾有过像庄周梦蝶那样美好的追求,可如今只能把自己的爱心像望帝那样托付给杜鹃。
C.颈联诗人回想往事禁不住眼泪如珠地流下,往事如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D.《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最负盛名,诗题“锦瑟”是用篇首头两个字,全篇是一首咏物诗。
【小题5】首联的“华年”有何含义?它与诗的主题是何关系?
【小题6】“沧海月明珠有泪”共有几个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小题7】尾联向来为人称道,试析其妙处所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安定城楼
(唐)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注】①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②回:挽回、扭转。③鹓雏: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极具李商隐诗歌“使典用事以抒情言志”的特色,使用了多个典故,沉郁顿挫,表达了丰富而深厚的思想感情。
B.首联点题,上句以夸张之笔极写安定城楼高拔且连续绵延的气势,下句则描绘了一幅绿树与洲渚接连一片的阔大之景,乃登楼之所见。
C.颔联用典,既有人生失意之悲,更通过“王粲春来更远游”一句表达自己振作精神、重整旗鼓之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D.颈联情感又一跳转,由颔联的激昂转入低沉,诗人想象自己一生无为,只能在白发苍苍的晚年泛舟湖上,渺如沧海一粟。
E. 尾联用庄子寓言之典,把朝廷的禄位比作腐臭的老鼠,用鹓雏,也就是以凤凰自比,这是诗人立身处世的极其鲜明、有力的表白。
【小题2】通读全诗,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试简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