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暮秋山行

岑 参

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注)①诗人早年奔走京洛,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两度出塞,后辗转仕途,客死成都旅舍。②旻:天空。此处指秋季的天。③“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以鶗鴂已鸣、芳草色陈比喻盛时已过,年岁渐高,抱负难以施展。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疲马卧长坂”一个“疲”字,以马的疲于山行,反衬了山间景色宜人。
B.三、四句以风吹空林、仿佛有人来表现山林的“空”,生动地写出环境的幽深寂静。
C.五、六句诗人的视角由天上转到地下,描绘了秋日凉雨初霁,路上行尘不起的景象。
D.“千念集暮节”一句意为正是岁暮时节,在萧瑟秋风中,诗人百感交集,统领下文。
【小题2】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简析全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09 01:26: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岑 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那,奈何。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颔联承首联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诉说平生感慨,“长不用”不仅指嘉州刺史秩满后未受任用,更主要的还是指平生不是“为郎”,便是“出守”,从未被重用过。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作者融情于景,由成都的萧瑟的秋景触发了作者的凄凉的情感。
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以“满耳”的蝉鸣衬托作者内心的烦躁,以秋蝉凄厉的鸣声收束全诗,将作者的种种悲愁表达得淋漓尽致。
E. 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借景抒情,感情深沉,格调慷慨,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小题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