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日郡西斋望海山
【梁 】 萧子云
渔舟暮出浦,汉女采莲归。
夕云向山合,水鸟望田飞。
蝉鸣早秋至,蕙草无芳菲。
故隐天山北,梦想日依依。
【注释】①此诗当作于大同七年(541)作者出为东阳太守之后。海山:泛指远离京都而近海滨的地区。②故隐:归隐。③天山:此指钟山,因在京都(今南京市)故云。
【小题1】诗歌中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2】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情与景的关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3-24 08:30: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延笃字叔坚,南阳郡犨县人。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表龚遂之墓,立铭祭祠,擢用其后于畎亩之间。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桓帝以博士征,拜议郎,与朱穆、边韶共著作东观。稍迁侍中。帝数问政事,笃诡辞密对,动依典义。迁左冯翊,又徙京兆尹。其政用宽仁,忧恤民黎,擢用长者,与参政事,郡中欢爱,三辅咨嗟焉。先是陈留边凤为京兆尹,亦有能名,郡人为之语日:“前有赵、张、三王,后有边、延二君。”时,皇子有疾,下郡县出珍药,而大将军梁冀遣客赍书诣京兆,并货牛黄。笃发书收客,曰:“大将军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应陈进医方,岂当使客千里求利乎?”遂杀之。冀惭而不得言,有司承旨欲求其事。笃以病免归,教授家巷。前越巂太守李文德素善于笃,时在京师,谓公卿曰:“延叔坚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欲令引进之。笃闻,乃为书止文德曰:“夫道之将废,所谓命也。流闻乃欲相为求还东观,来命虽笃,所未敢当。吾尝昧爽栉梳,坐于客堂。朝则诵羲、文之《易》,虞、夏之《书》,历公旦之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夕则消摇内阶,咏《诗》南轩。百家众氏,投闲而作。洋洋乎其盈耳也,涣烂兮其溢目也,纷纷欣欣兮其独乐也。”后遭党事禁锢。永康元年,卒于家。乡里图其形于屈原之庙。笃论解经传,多所驳正,后儒服虔等以为折中。所著诗、论、铭、书、应讯、表、教令,凡二十篇云。
(节选自《后汉书·延笃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B.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C.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D.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旧时人在本名以外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B.旬:古人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了阴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又把每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一句为十天,文中即采用十天之意。
C.孝廉: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后来往往合为一科,也指被推选的士人,说明延笃是一个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
D.侯:原本是古代诸侯受封建国时,以箭程确立新建侯国的四至,即四境。寓意为能力高强的男子,选文中正是采用这个寓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笃为政宽厚,爱惜百姓。他选用有道德修养的人参与政事管理,受到郡里人的欢迎,三辅也赞叹他办事的成绩。
B.延笃刚强正直,罢归故里。他因处死大将军梁冀的手下而不愿与之为伍,于是以有病为由辞官归乡,靠教书为生。
C.延笃决意隐居,写信明志。当好友前任越巂太守李文德想让公卿们引荐他时,他以“吾独,乐其乐”为由婉言谢绝。
D.延笃虽遭祸患,仍配享屈庙。他后来遭遇党锢之祸,永康元年在家中去世,乡里人就把他的形貌供奉在了屈原庙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数问政事,笃诡辞密对,动依典义。
(2)冀惭而不得言,有司承旨欲求其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来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卓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宋书·羊欣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言笑,善容止 止:举止B.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工:擅长
C.欣欲自疏,时漏密事   疏:上书D.又称病笃自免归 笃:严重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B.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C.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D.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欣年少时性格沉静,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泛览经籍又擅长书法,深得时任吴兴太守的王献之的赏识。
B.羊欣清高自守,不畏权贵,他拒绝为会稽王世子元显写字,遭其报复,被任命为后军府舍人,却泰然自若,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
C.羊欣广有贤名,深受重用,出任新安太守,以政治宽闲、爱护百姓著称。不久,他又称病重,从新安太守任上辞职回家。
D.羊欣喜好黄老之学,经常手抄典籍,有病不吃药,喝符水。他还擅长医术,撰写了十卷药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少为县小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到南阳,受业于樊英。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历年乃还。

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常慕闵仲叔之节。尝与河内王奂亲善,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乃与弟协步赍麦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冉曰:“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冉长逝不顾。

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及党禁解,为三府所辟,乃应司空命。是时西羌叛,黄巾作难,制诸府掾属不得妄有去就。冉首自劾退,诏书特原不理罪。又辟太尉府,以疾不行。

中平二年,年七十四,卒于家。临命遗令敕其子曰:“吾生于昏暗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济时,死何忍自同于世!气绝便敛,敛以时服,衣足蔽形,棺足周身。坟封高下,令足自隐,勿令乡人宗亲有所加也。”于是三府各遣令史奔吊。大将军何进移书陈留太守,累行论,佥曰宜为贞节先生。会葬者二千余人,刺史郡守各为立碑表墓焉。

(节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冉传》有删改)

(注)闵仲叔:闵贡,字仲叔,东汉节士。建武年中,应司徒侯霸的征召做了官,上任后却因“霸不问政事”辞官而去。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
B.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
C.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
D.子前在考城/思欲相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讥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辅”又称“三秦”,指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期间,治理长安京畿地区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管辖地区。
B.“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中国古代朝廷官员的父母如若去世,必须回到祖籍守丧约三年,亦称“丁忧”。
C.“闾”原指中国古代居民的基层组织,《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既二十五家为闾。文中指“里巷的大门”。
D.“谥”是对死去的帝妃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较高人物,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冉特立独行,行为往往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他与河内王奂交好,却不愿在王奂升迁时饯别送行,只在路边与弟弟交谈。面对王奂邀约,拂衣而去。
B.范冉爱慕气节之士,不愿从俗为官。桓帝时,范冉被任为莱芜长,正逢母丧,不就职赴任。后被太尉府征辟,又因政论激进不能从俗,在朝廷佩韦以自勉。
C.范冉洁身自好,安贫自若。范冉遭逢东汉党锢之乱,他带着妻子儿女,居无定所十多年,靠捡拾东西维持生计。后结草屋自居,粮尽断炊,仍安之若素。
D.范冉生于乱世,不喜欢邪淫奢侈的社会习俗。他临终前,叮嘱儿子入殓时只穿平时的衣服,衣服足够遮体,棺材能放下身体即可,坟墓也不要修的太高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可共到前亭宿息,以叙分隔。
(2)冉首自劾退,诏书特原不理罪。又辟太尉府,以疾不行。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封冠军侯。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帝召诸将议兵事,未有言,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谁当击之?”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帝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大司马当击宛”。 遂遣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渡五社津击郾,连破之。月余,尹尊降,尽定其地。
建武十三年,定封胶东侯。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朱佑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三十一年,卒谥曰刚侯。
(选自《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有删改)
(注)①青犊:当时一支起义军。②射犬:地名,今河南武陟县西北。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
B.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
C.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
D.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五经之一,为一部上古皇室档案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室文献。
B.执金吾,西汉末年时率禁军守卫京师尤其是皇城的官员,类似于近现代的中央卫戍部队司令。
C.建武,东汉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往往只有一个年
D.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负责朝政。明清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仅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复忠于职守。早年担任县掾时,奉命与同僚到河东地区运盐,途中遇到盗贼,同僚都弃盐逃跑,唯有贾复把盐运回县里,受到人们的称费。
B.贾复骁勇善战。担任都护将军时,在攻打青犊的战斗中,贾复身先士卒,披着羽旗冲向敌阵,所向披靡,大败敌军,诸将都佩服他的神勇。
C.贾复深受重视。贾复在真定与五校交战时身负重伤,光武帝知道后为其揪心:光武帝整顿吏治时,弃用功臣,但贾复却是例外,反被委以要职。
D.贾复讲究大节。贾复准确揣摩光武帝罢武崇文的心思,积极行动,所做很合光武帝心意;以列侯的身份回家后,闭门养威严,不结党营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2)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土卒,令复居前,击邺,破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业兴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从师,不惮勤苦。耽思章句,好览异说。晚乃师事徐遵明。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舍。灵馥乃谓曰:“李生久遂遵明,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遵明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后乃博涉百家,尤长算历。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书郎。以世行历法,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献新历,世宗诏令共为一历。洪等遂共推兴业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

魏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曰:“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庶经始之日,执事无疑。”诏从之。

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之归命,便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若有相乖许,便即疵毁,乃至声色。性又躁隘,至于论难之际,高声攘振,无儒者之风,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

子崇祖,武定中,太尉外兵参军。崇祖弟遵祖,太昌中,业兴传其长子伯以授之。齐受禅,例降。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七十二》)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B.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C.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D.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黉”指古代的学校。庠、序、塾、郡学、太学等在古代也曾用作学校的称呼。
B.“校书郎”,指从三国魏开始设置的官名,掌管校对宫中所藏典籍、订正讹误诸事。
C.节气,指时节和气候,是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D.“坟籍”,记录有关丧葬礼仪的著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业兴专心求学,为人耿介。少年时不辞劳苦,背负书籍求师,深思好览,精于治学,曾以《左传》大义当面责难鲜于灵馥,从此徐门学徒大盛。
B.李业兴知识广博,倍受时人推重。他曾被群臣推举主持将进献朝廷的十家历法编为一历,也曾在朝廷迁都时由朝臣举荐主管新都的房舍建造工作。
C.李业兴豪爽侠义,为人注重义气。人家有急难,委身投奔他,他能挺身相助;与他情投意合之人,他更是倾心待之,在财务上毫不计较、吝啬。
D.李业兴急躁偏狭,缺乏儒者风范。他在与人论辩的时候,高声大气,伸拳振臂,举止粗鄙,没有风度。当时的人因为这些而厌恶他。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2)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