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意诗
[南朝]沈约
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注]①丛台:战国时赵王所筑,在邯郸城内,数台相连,故名。②徙倚:徘徊。③露葵:葵之别名,俗称滑菜。《本草》载:“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前四句运用白描手法,写一女子挟着瑟于丛台之下逡巡徘徊,顾影自怜,暮色四合时独自伫立,内心忧愁痛苦。
B.“露葵已堪摘”一句为想象之语,写女子悲戚地熬过一夜,清晨见日出露消,遥想家乡园中之葵已能采摘。
C.“淇水未沾裳”一句系从《诗经·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化来,写女子对男女姻缘期待而不得的惆怅。
D.“罗衣空自香”一句与李清照“有暗香盈袖”趣味相似,写女子丛台之中生活优裕,雅致脱俗,但闲愁绵绵不绝。
E. 末二句以明月衬托女子内心的感伤,她内心深处的苦楚自无人领会,何况无情冷月,以反问作结,倍增幽怨。
【小题2】钟嵘评沈约诗“长于清怨”,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04 12:2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张绪,字思曼,吴郡吴人也。绪少知名,清简寡欲,叔父镜谓人曰:“此儿,今之乐广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都令史谘郡县米事,绪萧然直视,不以经怀。宋明帝每见绪,辄叹其清淡。吏部尚书袁粲言于帝曰:“臣观张绪有正始遗风,宜为宫职。”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绪忘情荣禄,朝野皆贵其风。尝与客闲言,一生不解作诺。时袁粲、褚渊秉政,有人以绪言告粲、渊者,即出绪为吴郡太守,绪初不知也。绪善言,素望甚重,太祖深加敬异。仆射王俭谓人曰:“北士中觅张绪,过江未有人,不知陈仲弓、黄叔度能过之不耳?”车驾幸庄严寺听僧达道人讲,座远,不闻绪言,上难移绪,乃迁僧达以近之。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四年,初立国学,以绪为太常卿,领国子祭酒。绪既迁官,上以王延之代绪为中书令,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绪长于《周易》,言精理奥,见宗一时。常云何平叔所不解《易》中七事,诸卦中所有时义,是其一也。世祖即位,转吏部尚书,祭酒如故。绪每朝见,世祖目送之。谓王俭曰:“绪以位尊我,我以德贵绪也。”长沙王晃属选用吴兴闻人邕为州议曹,绪以资籍不当,执不许。晃遣书佐固请之,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七年,竟陵王子良领国子祭酒,世祖敕王晏曰:“吾欲令司徒辞祭酒以授张绪,物议以为云何?”子良竟不拜。绪口不言利,有财辄散之。清言端坐,或竟日无食。门生见绪饥,为之辨餐,然未尝求也。卒时年六十八。

(选自《南齐传》卷三十三,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B.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C.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D.元徽初/东宫罢/选曹拟舍人王俭/格外记室/绪以俭人地兼美/宜转秘书丞从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事:汉代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泛指一般属官。
B.尚书: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的官员,隋唐时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的总长官,统管六部。
C.东宫:是我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来借指居住在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D.祭酒:汉魏以后的官职名。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绪德行高尚,深受敬重。朝廷官员一致推崇他的风度,王俭认为他的德行可以和东汉名臣陈仲弓、黄叔度媲美。
B.张绪不阿附顺从权贵。他曾经跟人说过自己一生都不懂得阿谀顺从人,后来长沙王萧晃想用闻人邕为州议曹,张绪坚决不同意。
C.张绪对《周易》很有见解。他经常讲何平叔所不明白的《易》中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各卦的规律所决定的卦义。
D.张绪看淡利禄钱财。他平时很少谈及财物,常常一有钱财就分发给他人,有时自己一整天都不吃东西,就算饿了也不要门生弄吃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人以此选为得人,比晋朝之用王子敬、王季琰也。
(2)绪正色谓晃信曰:“此是身家州乡,殿下何得见逼!”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瓛字子珪,沛国相人。瓛初州辟祭酒主簿。宋大明四年,举秀才。除奉朝请,不就。少笃学,博通五经,聚徒教授,常有数十人。丹阳尹袁粲荐为秘书郎,不见用。除邵陵王郡主簿,安陆王国常侍,安成王抚军行参军,公事免。瓛素无宦情,自此不复仕。除车骑行参军,南彭城郡丞,尚书祠部郎,并不拜。袁粲诛,瓛微服往哭,并致赙助。
太祖践阼,召瓛入华林园谈语,谓瓛曰:“吾应天革命,物议以为何如?”瓛对曰:“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既出,帝顾谓司徒褚渊曰:“方直乃尔!学士故自过人。”敕瓛使数入,而瓛自非诏见,未尝到宫门。
上欲用瓛为中书郎,使吏部尚书何戢喻旨。戢谓瓛曰:“上意欲以凤池相处,恨君资轻,可且就前除,少日当转国子博士,便即后授。”瓛曰:“平生无荣进意,今闻得中书郎而拜,岂本心哉!”后以母老阙养,重拜彭城郡丞。谓司徒褚渊曰:“自省无廊庙之才,所愿唯保彭城丞耳。”上又以瓛兼总明观祭酒,除豫章王骠骑记室参军,丞如故, 瓛终不就。武陵王晔为会稽太守,上欲令瓛为晔讲,除会稽郡丞,学徒从之者转众。
瓛姿状纤小,儒学冠于当时,京师士子贵游莫不下席受业。性谦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住在檀桥,瓦屋数间,上皆穿漏。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青溪”焉。竟陵王子良亲往修谒。七年,表世祖为瓛立馆,以扬烈桥故主第给之,生徒皆贺。瓛曰:“室美为人灾,此华宇岂吾宅邪?幸可诏作讲堂,犹恐见害也。”未及徙居,遇病,子良遣从瓛学者刘绘、范缜将厨于瓛宅营斋。及卒,门人受学者并吊服临送。时年五十六。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二十,有删改)
【注】凤池:指中书省。营斋:设斋食以供僧道,请僧道诵经祈祷。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B.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C.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D.陛下诫前轨之失/加之以宽厚/虽危可安/若循其覆辙/虽安必危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秀才:在南北朝时期指选拔官吏的科目,虽出自荐举,但也有策问。
B.微服:古代专指帝王为隐蔽身份而改穿平民便服,本文指穿着寒酸的衣服。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还有践阼、践极、践统等。
D.吏部:“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瓛不慕名利,不想做官。仅在刘宋王朝时,他就拒绝了出任奉朝请、安成王抚军行参军、南彭城郡丞、尚书祠部郎等多个职务。
B.刘瓛很孝顺,甘于牺牲。为了奉养老母亲,他竟然违背了自己不愿因荣利出仕的初衷,担任彭城郡丞这个职务。
C.刘瓛学识渊博,博通五经。他聚集生徒传授学业时,常有几十人;出任会稽郡丞给晔讲解经书时,跟随他学习的学生更多了。
D.刘瓛识见过人,方正耿直。齐太祖当上皇帝后,召他到华林园谈话,向他问政,他直言进谏,深得齐太祖肯定和赞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意欲以凤池相处,恨君资轻,可且就前除,少日当转国子博士,便即后授。
(2)性谦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游诣故人,唯一门生持胡床随后,主人未通,便坐问答。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源子雍,灵和。少好文雅,笃志于学,推诚待士,士多归之。自秘书郎,除太子舍人、凉州中正。肃宗践阼,以宫臣例转奉车都尉,迁司徒属。转太中大夫、司徒司马。迁夏州刺史。时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首为反乱所在蜂起子雍婴城自守城中粮尽煮马皮而食之子雍善绥抚得士心人人戮力无有离贰。以饥馑转切,欲自出求粮,留子延伯据守。僚属佥云:“今天下分析,寇贼万重,四方音信,莫不断绝,俄顷之间,变在不意,何宜父子如此分张?未若弃城俱去,更展规略。”

子雍泣而谓众曰:“吾世荷国恩,此是吾死地,更欲何求!”遂自率羸弱,向东夏运粮。延伯与将士送出城外,哭而拜辞,三军莫不呜咽。子雍行数日,为朔方胡帅曹阿各拔所邀,力屈见执。子雍乃密遣人赍书,敕延伯令共固守。子雍虽被囚执,雅为胡人所敬,常以民礼事之。子雍为陈安危祸福之理,劝阿各拔令降,阿各拔将从之,未果而死。拔弟桑生代总部众,竟随子雍降。复破贼帅纥单步胡提于曲沃堡。肃宗玺书劳勉之。子雍在白水郡复破阿非军,多所斩获。还洛,以葛荣久逼信都,诏假子雍征北将军,为北讨都督。时相州刺史安乐王鉴据邺反,敕子雍与都督李神轨先讨之。子雍行达汤阴,鉴遣弟斌之夜袭子雍军,不克,奔败而返。子雍乘机继进,径围邺城,与裴衍、神轨等攻鉴,平之。子雍卒,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公如故。永安中,重赠司空,谥曰庄穆。

(节选自《魏书·源子雍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首为反乱/所在蜂起/子雍婴城自守/城中粮尽/煮马皮而食之/子雍善绥抚/得士心/人人戮力/无有离贰
B.时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首为反乱/所在蜂起/子雍婴城/自守城中粮尽/煮马皮而食之/子雍善绥抚/得士心/人人戮力/无有离贰
C.时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首为反乱/所在蜂起/子雍婴城/自守城中粮尽/煮马皮而食之/子雍善绥抚得/士心人人戮力/无有离贰
D.时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首为反乱/所在蜂起/子雍婴城自守/城中粮尽/煮马皮而食之/子雍善绥抚得/士心人人戮力/无有离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即表字,古代男子的“字”是二十岁行冠礼时由长辈所起,“字”与“名”意思相同或相近。
B.三军,为军队的统称,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现代也用三军统指部队。
C.玺书,指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文中指的就是肃宗皇帝的诏书。
D.重赠,重又追赠的意思,“赠”是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谥号、官职称号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雍富有魅力,任职很多。他坦诚对待士人,文士们都来归附他,曾被授予太子舍人、凉州中正、奉车都尉、夏州刺史等官职。
B.子雍忠于朝廷,临危不惧。面对贼寇围城,他率军民死守,亲自率领疲弱的兵士出城求粮,且留子据守城池,感动了三军将士。
C.子雍身陷敌手,策反劝降。他被阿各拔拦击抓捕,反而对他晓以利害,劝其归降,最终阿各拔统帅部下跟随子雍归降。
D.子雍功勋卓著,极享哀荣。他在白水郡打败阿非的军队,参与攻打安乐王鉴取得胜利,去世后被追赠多种官爵,谥号庄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雍虽被囚执,雅为胡人所敬,常以民礼事之。
(2)子雍行达汤阴,鉴遣弟斌之夜袭子雍军,不克,奔败而返。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孔雀东南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人伤之     伤:哀悼
B.便可白公姥   白:告诉
C.留待作遗施   遗:遗留
D.处分适兄意   适:依照
【小题2】下列选项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B.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C.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D.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小题3】下列对《孔雀东南飞》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贱妾”是古代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的自称。“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中的
“卿”,是古代夫妻,朋友间的爱称,文中则是仲卿对妻子兰芝的爱称。
B.“结发”,指束发,古人到了一定年龄后,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年了。
C.“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四个词均为古代表示夜晚时段的名称。
D.“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指农历每月的初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小题4】下列对节选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节用铺排手法,意在强调刘兰芝自幼聪明能干、知书达礼、有教养,为下文刘兰芝无故被谴做铺垫,也反衬了焦母的专横无理。
B.从焦仲卿与母亲的对话,可以看出焦仲卿的懦弱性格,同时也借焦仲卿之口证实了兰芝被遣是无辜的,夫妻二人的感情是深厚的。
C.描写刘兰芝装束一段,表现了其沉着冷静的心理,也赞美了她的美丽,同时也是其在婆婆面前的示威。
D.同样是告别,刘兰芝对婆婆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而和小姑的感情是深厚的,所以洒泪告别。
【小题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多谢后世人B.叶叶相交通
C.二情同依依D.本自无教训
【小题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