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渊,字伯源。性温雅寡欲,敦尚学业。袭侯爵,拜主客令,典属国。迁任秘书令、始平王师。又迁散骑常侍。是时,高祖将立冯后,方集朝臣议之。高祖先谓渊曰:"卿意以为何如?"对曰:"此自古所慎,如臣愚意,宜更简卜。"高祖曰:"以先后之侄,朕意已定。"渊曰:"虽奉敕如此,然于臣心实有未尽。"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
及车驾南伐,赵郡王干督关右诸军事,诏加渊使持节、安南将军为副,勒众七万将出子午。寻以萧赜死,停师。是时泾州羌叛,残破城邑,渊以步骑六千众号三万,徐行而进。未经三旬,贼众逃散,降者数万口,唯枭首恶,余悉不问。未几,拜仪曹尚书。高祖考课在位,降渊以王师守常侍、尚书,夺常侍禄一周。寻除豫州刺史,以母老固辞。
会萧昭业雍州刺史曹虎遣使请降,乃以渊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督前锋诸军径赴樊邓。渊面辞曰:"臣本儒生,颇闻俎豆,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惟陛下裁之。"军期已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曹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诏渊取南阳。渊以兵少粮乏,表求先攻赭阳,以近叶仓故也。高祖许焉,乃进攻赭阳。萧鸾遣将垣历生来救,渊素无将略,为贼所败,坐免官爵为民。
寻遭母忧,高祖遣谒者诣宅宣慰。服阕,兼太尉长史。寻为徐州京兆王愉兼长史。愉既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外叛,渊觉其萌渐,潜敕诸戍,微为之备。屡有表闻,朝廷不纳。陵果杀将佐,勒宿豫之众逃叛。滨淮诸戍,由备得全。陵在边历年,阴结既广,二州人情,咸相扇惑。陵之余党,颇见执送,渊皆抚而赦之,惟归罪于陵,由是众心乃安。
景明初,除秘书监。二年卒官,年四十八。赠安北将军,谥曰懿。
(节选自《魏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有删改)
【注】①高祖欲伐萧赜。②周鲂:三国时期名将,足智多谋,曾断发诱敌。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军期已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曹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
B.军期已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曹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
C.军期已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曹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
D.军期已逼高祖/不许渊/曰/但恐曹虎为周鲂耳/陛下宜审之/虎果伪降/渊至叶/具曹虎谲诈之问/兼陈其利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典属国:于秦汉,意思是负责属国的官员,秩二千石,负责少数民族事务。北魏时复置,主管外交事务。
B.旬:有多种含义。十年为一旬,如年满“七旬”;十天为一旬,如文中的“三旬”。
C.考课: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迁奖励。
D.禄:俸禄,古代朝廷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渊性格刚直,坚持己见。高祖想立已逝太后的侄女为后,就此事事先询问他的意见,他表示反对;在群臣商议时,他仍坚持自己的看法。
B.卢渊为官仁厚,宽恕叛贼。泾州的羌人发动叛乱,他平定叛乱后,只将首犯悬头示众,而宽恕了其余的叛贼。
C.卢渊一介儒生,不谙军事。高祖命他带兵前往樊邓受降,他以未学军事为由推辞;他进攻赭阳,因为没有为将的谋略,被敌人打败。
D.卢渊恪尽职守,颇得民心。兼任徐州京兆王元愉长史时,府中事不论大小,大多由他决定。他凭借诚信接人待物,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外叛,渊觉其萌渐,潜敕诸戍,微为之备。
(2)陵之余党,颇见执送,渊皆抚而赦之,惟归罪于陵,由是众心乃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14 11:08: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来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卓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藩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宋书·羊欣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言笑,善容止 止:举止B.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工:擅长
C.欣欲自疏,时漏密事   疏:上书D.又称病笃自免归 笃:严重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B.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C.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D.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欣年少时性格沉静,言笑和美,容貌举止俱佳,泛览经籍又擅长书法,深得时任吴兴太守的王献之的赏识。
B.羊欣清高自守,不畏权贵,他拒绝为会稽王世子元显写字,遭其报复,被任命为后军府舍人,却泰然自若,并不因高门任卑职而怒形于色。
C.羊欣广有贤名,深受重用,出任新安太守,以政治宽闲、爱护百姓著称。不久,他又称病重,从新安太守任上辞职回家。
D.羊欣喜好黄老之学,经常手抄典籍,有病不吃药,喝符水。他还擅长医术,撰写了十卷药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源怀,谦恭宽雅,有大度。高宗末,除殿中尚书,出为长安镇将、雍州刺史。清俭有惠政,善于抚恤,劫盗息止,流民皆相率来还。景明二年,征为尚书左仆射,加特进。时有诏,以奸吏犯罪,每多逃遁,因眚乃出,并皆释然。自今已后,犯罪不问轻重,而藏窜者悉远流。若永避不出,兄弟代徙。怀乃奏免之。又诏为使持节,加侍中、行台,巡行北边六镇、恒燕朔三州,赈给贫乏,兼采风俗,考论殿最,事之得失,皆先决后闻。自京师迁洛,边朔遥远,加连年早俭,百姓困弊。怀衔命巡抚,存恤有方,但宜运转,有无通济。时后父于劲势倾朝野,劲兄于祚与怀宿昔通婚,时为沃野镇将,颇有受纳。怀将入镇,祚郊迎道左,怀不与语,即劾祚免官。怀朔镇将元尼须与怀少旧,亦贪秽狼藉,置酒请怀,谓怀曰“命之长短,由卿之口,岂可不相宽贷?”怀曰:“今日之集,乃是源怀与故人饮酒之坐,非鞠狱之所也。明日公庭,始为使人捡镇将罪状之处。”尼须挥泪而已,无以对之。怀既而表劾尼须。其奉公不挠,皆此类也。正始元年九月,有告蠕蠕率十二万骑六道并进,南寇恒代。诏怀出据北蕃,指授规略。蠕蠕亡遁。怀旋至恒代,案视诸镇左右要害之地,可以 筑城置戍之处。怀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人理世务点类维何必须太无细也譬如为屋但处望高显楹栋平正基璧完牢风雨不入足。斧斤不平,斫削不密,非屋之病也。”又性不饮酒而喜以饮人,好接宾友,雅善音律,虽在白首,至宴居之暇,常自操丝竹。
(选自《魏书》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
B.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
C.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
D.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台也叫行台省,是魏晋至金代御史台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
B.京师出自《大雅•公刘》“京师之野”,后世因以泛称国家的都城。
C.朔即朔方,杜甫“一去紫台连朔漠”中的“朔漠”即北方的沙漠。
D.郊指古代都城以外,百里以内的地方,郊迎指出迎于郊以示敬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源怀为政清廉,宽厚爱民。他在做长安镇将、雍州刺史时,善于抚恤百姓,境内盗贼止息流民相继返回家园。
B.源怀巡边御敌,屡立功勋。他不止一次受命巡边,工作卓有成效。蠕蠕南侵时,他又出守北部边境,指示方略。
C.源怀奉公守法,不徇私情。他的姻亲于祚贪污,被他弹劾免官。他的朋友尼须向他借钱弥补亏空,也被他拒绝。
D.源怀擅长音乐,广交朋友。他自己不饮酒,喜欢以酒待人。晚年时,到了安逸闲暇的时候,常常自己演奏音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赈给贫乏,兼采风俗,考论殿最,事之得失,皆先决后闻。
(2)怀旋至恒代,案视诸镇左右要害之地,可以筑城置戍之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吕祖谦字伯恭,尚书右丞好问之孙也。自其祖始居婺州。祖谦之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长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游,既又友张械、朱熹,讲索益精。初,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教。丁内艰,居明招山,四方之士争趋之。除太学博士,时中都官待次者例补外,添差教授严州,寻复召为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轮对,勉孝宗留意圣学。且言:恢复大事也,规模当定,方略当审。陛下方广揽豪杰,共集事功,臣愿精加考察,使之确指经画之实,孰为先后,使尝试侥幸之说,不敢陈于前,然后与一二大臣定成算而次第行之,则大义可伸,大业可复矣。”召试馆职。先是,召试者率从学士院求问目,独祖谦不然,而其文特典美。尝读陆九渊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江西小陆之文也。”揭示,果九渊,人服其精鉴。父忧免丧,主管台州崇道观。迁著作郎,以末疾请祠归。诏除直秘阁。时方重职名,非有功不除,中书舍人陈骙驳之,孝宗批旨云馆阁之职文史为先祖谦所进采取精详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骙不得已草制寻主管冲佑观。明年,除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卒,年四十五。谥曰成。祖谦学以关、洛【注】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心平气和,不立崖异,一时英伟卓荦之士皆归心焉。少卞急,一日,诵孔子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忽觉平时忿惶涣然冰释。朱熹尝言:“学如伯恭方是能变化气质。”其所讲画,将以开物成务,既卧病,而任重道远之意不衰。譬家之政,皆可为后世法。考定《古周易》《书说》,皆行于世。晚年会友之地曰丽泽书院,在金华城中;既殁,郡人即而祠之。
(节选自《宋书·吕祖谦传》)
【注】关、洛,宋代理学的两个学派。关学指以张载为首的学派,因张氏讲学于关中雨得名;洛学指二程为首的学派,因二程为洛阳人而得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宗批旨/云馆阁之职/文史为先/祖谦所进/采取精详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骙不得已草制/
B.孝宗批旨云/馆阁之职/文史为先/祖谦所进/采取精详/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骙不得已草制/
C.孝宗批旨云/馆阁之职/文史为先/祖谦所进/采取精详/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骙不得已草制/
D.孝宗批旨/云馆阁之职/文史为先/祖谦所进/采取精详/有益治道故/以宠之可/即命词/骙不得已草制/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补,我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指下辈因上辈功业或地位而获得特殊待遇。
B.丁内艰,也称为丁母忧,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C.圣学,一般指圣人治学之法、修学之道、成学之径、饱学之意,有时特指孔子之学。
D.免丧,又称“夺情”,意思是为国家放弃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祖谦学养深厚,治家有方。深受家庭影响,熟悉历史文化,其考定的一些著作皆流传于世,其居家之政也成为后世楷模。
B.吕祖谦重视实绩,不务虚事。他认为要伸张大义,恢复大业,就要实实在在谋划,不断积累事功,循序渐进,不要让那些抱侥幸心理的学说得逞。
C.吕祖谦读文知人,鉴别力强。他曾读过陆九渊的文章,十分喜欢,后来他负责礼部考试时看到一份答卷,断定陆九渊所写,后来证明确如其言。
D.吕祖谦重视修身,勇于改变。他年轻时性格急躁,读了孔子的话时有所感悟,进而改变急躁,宽容了原来的仇人,受到朱熹的赞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召试者率从学士院求问目,独祖谦不然,而其文特典美。
(2)祖谦学以关、洛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安同,辽东胡人也。登国初,太祖征兵于慕容垂,同频使称旨,遂见宠异,以为外朝大人,与和跋等出入禁中,迭典庶事。太祖班赐功臣,同以使功居多,加广武将军。从征姚平于柴壁,姚兴悉众救平,太祖乃增筑重围以拒兴。同进计曰:“臣受遣诣绛督租,见汾东有蒙坑,东西三百余里,径路不通。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此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宜截汾曲为南北浮桥,乘西岸筑围。西围既固,贼至无所施其智力矣。”从之。兴果视平屠灭而不能救。以谋功,赐爵北新侯,加安远将军。诏同送姚兴将越骑校尉唐小方等于长安。太宗即位,招与肥如侯贺护持循察并定二州及诸山居杂胡、丁零,宣诏抚慰,问其疾苦,纠本守宰不法。同至并州,表曰:“窃见并州所部守宰,多不奉法。又刺史擅用御府针工古彤晋阳令,交通财贿.共为奸利。请案律治罪。”太宗从之,于是郡国肃然。同东出井陉,至巨鹿,发众四户一人,欲治大岭山,通天门关,又筑坞于宋子,以镇静郡县。护疾同得众心,因此使人告同筑城聚众,欲图大事。太宗以同擅征发于外,槛车征还,召群官议其罪。皆曰:“同擅兴事役,劳扰百姓,宜应穷治,以肃来犯。”太宗以同虽专命,而本在为公,意无不善,释之。同长子屈,太宗时典太仓事,盗官粳米数石,欲以养亲。同大怒,奏求戮屈,自劾不能训子,请罪。太宗嘉而恕之,遂诏长给同粳米。其公清奉法,皆此类也。同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为世所称。及在冀州,年老,坡殖财货,大兴寺塔,为百姓所苦。神䴥二年卒。追赠高阳王,谥曰恭惠。
(节选自《残书·安同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汶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比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
B.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比/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
C.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比/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
D.姚兴来必从汾西/乘高临下/直至柴壁/如比/则寇内外/势接重围/难固不可制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慕容,非汉族的复姓,上古有姓有氏,氏是族号,姓是氏的分支.后来姓氏不分。
B.禁中,指帝王居住的地方,因为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也称宫禁。
C.节,符节,是古代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其他事务的一种凭证,如《苏武传》中“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神䴥,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同出使有功,受到宠信。安同出使立功很多,符合太祖心意,受到太祖特珠对待,得以出入宫禁。
B.安同从征柴壁,临敌献计。在敌人倾力救援的情况下,安同分析形势,献出良策,最终战胜了敌军。
C.安同为官明察,长于考核。安同在巡察并州时,上奏并州治下官员的不法情况,请求依法惩处。
D.安同治家严整,为官清廉。安同因长子盗取国家粳米而上表自劾,晚年不吝惜钱财,兴建寺院佛塔。
【小题4】把文中画橫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刺史擅用御房针工古彤为晋阳令,交通财贿,共为奸利:请案律治罪。
(2)护疾同得众心,因此使人告同筑城聚众,欲围大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 农民 黜量耕稼 , 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 ,伎艺 ,武夫 ,文士 。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莸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 , 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指冠礼,《礼记》云:“冠者,礼之始也。”中国古代男子18岁行冠礼,代表已经成年。
B.六经是孔子晚年整理的儒家六部经典著作:《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
C.百家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D.羲、农即伏羲和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人物。伏羲教人们渔猎,创制八卦;神农氏教人们种植,尝百草,被奉为农业神。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原句: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译句:凭着这天赋的机灵,应该加倍教训诱导。
B.原句: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译句:有认识他的人在旁看到,就替他下地。
C.原句: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译句:(这些人)又何必吝惜几年的勤学,而去长受一生的愧辱呢!
D.原句: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
译句:这就好比想要饱餐却懒于做饭,想要身暖却懒于裁衣一样。
【小题3】选用下列词语组成四个语句,填入文中波浪线处,与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
讲议   致精   经书   沉思   惯习   法术   器用   弓马
【小题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人,火尚足以明也。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3)帝每叹日:“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遵之见思若此。
(4)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